日均进账几万元,这个合作社火了

四川日报 2020-06-12 05:59 大字

引入“合伙人”,打造田园综合体——

鲜道·幸福里项目一角。湖边一排浪漫的“帐篷”,游客可在帐篷里边吃火锅边看演出。 崇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明年5月20日,我们可能就会举行首次分红仪式。”6月10日,在村上近期打造出的田园综合体项目——鲜道·幸福里,崇州市白头镇大雨村党总支书记冯进自信地说出这句话。

分红,对于过去的大雨村来说,是件不太敢想的事。2015年,大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万余元,直到2018年才摘掉成都相对贫困村的“帽子”。

但大雨村在崇州小有名气,“我们这里有一个外地老板打造的农家乐,生意很红火,但跟村民没啥关系。”冯进心里憋着一股劲,“我们为什么不能搞一个属于自己的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于是,寄托着希望的鲜道·幸福里项目“生根发芽”。

□本报记者 蒋君芳

想法 从一个农家乐到一个综合体

大雨村,位于崇州市白头镇西部,重庆路、王东路和三合堰路呈“H”字形穿境而过。这里不仅有川西特色的林盘,还有重庆路花海、无根山健身步道、读书台道观等旅游资源。

最初,冯进的想法很简单,发动村民建一个村上自己的农家乐,吸引来重庆路耍的游客。“凭借村上500亩的稻虾基地,我们就想建一个稻虾体验馆,能钓虾还能吃饭。”

2017年,大雨村谋划成立蜀禹农乡旅游专业合作社,筹资公告发出后不到5天,就筹集资金90多万元,再加上资产折资入股,最后筹集了约106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村上13组的郭家林盘,形态相对完整,地理位置优越,为了支持项目,原本居住在这里的几户村民,同意置换到村集体名下的另一个林盘。

2018年,“稻虾体验馆”基本完成,但并没有马上投用。村里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升级!把农家乐变成田园综合体。”

模式 以“合伙人”制度引进专业团队

升级的想法,让冯进既兴奋也担忧,“光靠村集体可能干不下来,我们需要引入专业团队作项目合伙人。”

冯进首先想到了在外打拼30多年的村民高发敏。高发敏现在是一名餐饮从业者,“能够回乡干一番事业,我当然是乐意的。”

高发敏回乡时,又拉上了同村人杨剑飞。杨剑飞在外从事了多年的传媒和音乐产业工作,“我可以把我的优势和资源导入到这个项目中。”

“合伙人”制度能不能成功,利益分配机制是关键。经过民主决议,大雨村采取了“保底二次分红”的机制。冯进介绍,每年经营业主无论亏赚,都必须支付20万元给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股权进行分配;一旦全年营业收入超出700万元,则营业收入每增加50万元,合作社还可分得2.5万元的红利。

合作社分得红利后,将按照“4321”比例在大雨村内进行分红:4成收益作为村集体收入;3成收益用于群众参股入股的分红;2成收益计提为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公益金;1成收益作为项目实施的管理费用。

效果 明年5月或将实现首次分红

经过几番研究,鲜道·幸福里项目的内涵确定下来:打造集音乐、餐饮、民宿、研学于一体的川西乡村消费新场景。

5月20日,占地70余亩、总投入2600万元的鲜道·幸福里正式营业,呈现出多个消费场景:在竹林下品茶,吃碗简单却味美的豆花饭;在湖畔,坐在白色“帐篷”里边吃火锅边欣赏灯光秀及演出;在手工体验馆,体验当地手艺人教授的竹编小课堂……

高发敏说,“结合周边的健身步道等资源,我们还会开展亲子活动、对外拓展活动等。”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着传媒经验的杨剑飞担任起了营销重担。他手机里保存着一段短视频:烟雨朦胧的湖面,一艘小船,一位穿着蓑衣的男子撑篙前行,湖畔旁的白色“帐篷”缓缓入境……截至目前,这段视频观看量超过了2600万人次。“发了不少视频后,我们才逐渐摸索到用户群的喜好,根据这个喜好我们再来拍摄,收效越来越好。现在到我们这里吃中餐、吃火锅,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

“平均每天都有几万元的营业收入。”更让冯进高兴的是,受鲜道·幸福里项目带动,周边几个林盘的村民都有意将房子腾出来搞开发,“未来会有更多消费场景在大雨村呈现。”

新闻推荐

崇州市市场监管局力促企业复工复产

面对疫情防控,崇州市市场监管局迅速转入战斗状态,中止休假,打响疫情防控市场监管守护战。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总局十条...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