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年景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2-18 06:45 大字

□ 王平玉/文 黄金国 等/图

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节令,也是最神圣铺张的日子。春节的官方日期虽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但天南地北的中国人从腊月初八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成都人的年,历时一个多月似乎仍未结束。

正月十五过大年,又称“元宵节”,晚间吃汤圆,又叫“闹元宵”。过去帝制时代,元宵节是最热闹的,所谓金吾不禁,皇宫内院都可以去游玩;所谓火树银花,即赞叹元宵灯火的辉煌。旧时成都,玩龙灯、烧火龙是这一天最激动人心的狂欢,人们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龙,如:火龙、水龙、板凳龙、菜龙等。元宵节是过年的最后的辉煌。

旧时成都,玩龙灯、烧火龙是元宵节的大戏。图为耍火龙

贴了春联就是年 王平玉 摄

成都元宵节的灯会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腊月:过了腊八就是年

说起过年,今天的成都依然是旧历年比公历的新年年味更浓。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节令,也是最神圣铺张的日子。春节的官方日期虽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但天南地北的中国人从腊月初八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俗语云:“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成都民间,年正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粥开始的。旧时,每年腊月初八这一天,成都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俗称“吃腊八粥后不生病”。而这些年,文殊院、大慈寺、昭觉寺等寺院都已恢复了在腊月初八前后施粥的传统习俗。在文殊院,领粥时间为腊月初八前后三天,每天从早上九点开始。一大早,领粥的市民不畏寒风,在文殊院藏经楼前排成了长龙,那场景颇有些太虚法师倡导的“人间佛教”的况味。

为了这一温馨的时刻,那些寺院里的僧人和居士,从腊月初七的晚上,便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文殊院的腊八粥叫“福惠粥”。普通的腊八粥只有八种食材,而文殊院的腊八粥则由十六种食材精心熬煮而成,这些食材包括:大米、糯米、黑米、红豆、核桃仁、莲子、花生、薏仁、红枣、冬瓜糖、橘饼、枸杞、百合、胡萝卜、白萝卜、红糖等,滋味醇厚,营养丰富。那些在寒风中等候多时的市民,一碗粥下肚,寒意顿消。此外,如烟袋巷八宝粥、朕之味养生粥等专门卖粥的小店,一大早也是食客盈门。

据一位常年在大慈寺进香的居士讲,腊八粥熬好以后,首先要供佛供僧。之后要赠送亲友,并且,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如果把粥送给贫穷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仍有剩下来的,被认为是好兆头,正所谓“年年有余”。以一碗粥迎接新年,也是别有生趣。

腊八节之后,该是祭灶王了。腊月二十三敬灶王,乃是成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民间,灶王司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敬灶王,崇食尚饮,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明·朱柏庐《治家格言》),珍惜当下的生活,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处。不仅腊月二十三要敬灶王,到除夕前还要“迎灶王”,把新的灶王像贴在自家墙上。

祭灶王就是送灶王上天,是过小年的重头戏。在崇州、龙泉驿,以及双流的华阳镇、中和镇等不少地方,这些传统习俗一直保持至今。而在位于郫都区古城镇、被誉为“一个可以吃的博物馆”——川菜博物馆,近些年来,也恢复了“小年祭灶”活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川菜博物馆灶王祠前人头攒动,傩戏表演、舞狮表演、锣鼓表演、古装祭祀、敬香祈福、抢祭品……祭祀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祭祀活动上,最让人感动的是那首川味十足的《祭灶歌》:

年年有个二十三,灶神老爷要上天。

草草送你喂灶马,麻糖糊你嘴巴边。

甜言蜜语多说点,刀头敬酒吃不完。

民间传说灶王本名叫张郎,原是一位善良的人,因贫困而死。玉皇大帝哀怜他,便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并派他到人间做督善之神,负责管理各家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备受崇拜。灶王是中国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俗神,千百年来,寄托了中国老百姓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接下来的腊月二十四,为“扫尘日”,成都人叫“打阳尘”。打阳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打阳尘是成都人的传统民俗之一。旧时,讲究卫生的成都人在这一天家家都要打阳尘。成都俗语云:“冬天打阳尘,春天不害瘟。”说明打阳尘的科学性。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就等着过新年啦。

早在一百多年前,这一温暖的民俗世相就已被日本广岛的中学教师中野孤山捕捉到。当时,他应四川总督锡良的邀请,在成都工作了近两年。回国后,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一书。他在书中写道:“乾坤一转,年月更新。蜀人也同样有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想法。年底逛街时,看见有稀稀拉拉的人在打扫灰尘。”

打完阳尘后,接下来就开始准备年货了。据成都民俗专家黄尚军教授介绍:过去,年货繁多,但重要的有两个:一是置办新衣;二是推汤圆粉子。推汤圆粉子要用石磨,糯米先用冷水泡,要足足泡三天,推好以后,再用长条凳压粉子。旧时糖很珍贵,华阳、邛崃等地百姓吃汤圆一般都没有糖心,糖直接放在煮汤圆的水中。这也是成都俗语“乱想汤圆开水喝”的出典,意为非分之想。

今天的川西坝子,旧历年年味依然很浓。作家杨庆珍的《川西坝子:舌尖上的年》曾写道的:“一进腊月,母亲会从集市上提前买回粽叶、红豆、红糖等,吩咐我们姐弟俩将玉米壳一张张洗净晾干,安排父亲上树去摘柑橘叶子,用毛巾蘸热水一张张洗得干干净净。包粽子、蒸叶耳粑、推汤圆……一件件一桩桩,有条不紊,那时候的母亲,像指挥沙场的大将军。”

在成都地区城里人讲究杀“过年鸡”,而在农村则是“杀年猪”。“杀年猪”是年节前的高潮。“杀年猪”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农民在田间地里辛苦了一年,年终时用一头肥壮的猪作为丰收的象征,对年的期盼之情可谓一览无余。“杀年猪”是很有讲究的,年关前夕,多选定吉日杀年猪,一般逢亥日、亥时和俗称为“不顺日”的“八”“六”不杀猪,俗以为杀猪日代表的属相应与家中所有成员的属相不同,否则对属相相同的人不利。

杀完年猪后,将猪头正对堂屋门摆放,有的在猪头前还要供上酒饭,请祖先享用,然后再开膛破肚,将猪肉分割成若干块。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年猪肉的制作程序与工艺,以及各块猪肉的具体名称也有显著的民俗特征。

在成都偏远的山区,杀完年猪,主人家要招呼乡亲吃“杀猪饭”。村子里的长辈和近邻都会被盛情邀请。杀猪饭有十几道菜。一般“头刀菜”是血旺。柴火煮出来的血旺又滑又嫩,再放上大头菜、炒黄豆,浇上红油海椒,撒上花椒面、葱花、芫荽,一大盆血旺端上桌,麻辣鲜香,勾人胃口;还有爆炒腰花、凉拌猪肚、大葱炒猪肝、肥肠烧萝卜、芹菜肉丝……必不可少的主打菜自然是回锅肉。香喷喷的饭菜摆上桌,热闹的气氛就达到高潮。

岁除:贴春联、封口印

“红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这首家喻户晓的成都童谣,表达了孩子们对过年的企盼。在成都地区,无论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除夕都是过年的高潮。小年过了后,在成都乡镇的街道上卖春联的就开始出现了,只见街道两旁摆满了红彤彤的春联,一眼望去,顿时让人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贴春联的习俗由来已久,但真正普及则始于明代。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大臣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屠夫,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毫写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并已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

贴春联,一般都在大年三十下午进行。由于上一年的旧春联还粘在门上,不容易撕干净,贴春联的人就先用热水清洗门面,待干干净净后,再用浆糊张贴春联,待春联贴好后,离年夜饭就不远了。其实,团年的日子各家不同,送灶以后,年味渐浓,几乎每天都有人家团年。

成都旧式家庭,在团年时多不欢迎客人,尤其对于不速之客,更认为不吉利,甚者会用冷水泡饭泼之,因此,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后一般都少去朋友家串门,以免人家对你不礼貌。

贴春联就是封门的意思,不让恶鬼进来,保证全家平安幸福。对于贴春联,只要不把上联、下联的顺序搞错了,其实是一件连小孩子都能做的事。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传统怀旧的,也与时俱进的:

一宵竹爆,万里春风。

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年从夜半分新旧,春向梅边问早迟。

万国笙歌醉太平,九天日月开星运。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回大地千山笑,福满人间万民欢。

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

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

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

横批则有“出门大吉”、“三星在户”、“五福临门”、“财源广进”、“国泰民安”等。有的横批干脆就一个“福”字,让人过目不忘。

据黄尚军教授讲:旧时成都,除夕晚上忌串门、忌口吹火。当然,父母事前也会叮嘱孩子,不要乱说话。鉴于外人不能到别人家过年,就是外公、外婆也不能去女婿本家过年。但万一因事有客人来了,怎么办呢?那么,家里就要“出去”一个,以造成“不添人”的正常化人口。此外,还有关门、封印口、封井口等说法,总之息事宁人,安下心来过年。然而,今天能保持这些风俗的似乎并不多了。

过去的除夕夜,城乡当然都是要放鞭炮的,各街灯烛辉煌,爆竹声声。就像中野孤山描述的那样:“大街小巷都会放个通宵达旦,爆竹声吵得人几乎无法入睡。正月初一,去街上逛了一圈,看到燃放过的爆竹到处都是,狼藉一片。初一这天,家家关门闭户,街上行人稀少,惟有茶馆与往常一样茶客盈门……千家万户都张贴用正楷毛笔字写的大红对联。”

对于一百年前成都市区正月初一上演的这出“街上行人稀少”的“空城计”,至今仍在上演。有一首创作于2010年、题为《庚寅年春节》的新诗,描写了正月初一新世纪成都“街上行人稀少”的情景:

城市复归宁静

这才是它本来面目

这才是我要的生活

街道上,鸟多于树,树多于人

行人三三两两,或候车,或步行

捧一束鲜花回家

提一篮水果,走亲访友

出租车被冷落,公交车多礼貌

所有早起的人被祝福

自秦汉以来,成都就是一座移民城市,至明清以后,成都的城市人口经历了多次大融合。改革开放以来,移民化程度更高。因此,每年正月初一,成都市区上演的“空城计”乃是一场温暖的“空城计”。它意味着这个城市的游子像倦鸟一样各自回家过年了。当这些游子过完年后再次回到成都,会给这座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正月:拜年、耍乐、过大年

正月初一,拜年自然是少不了的,但多行之于家庭间,家庭内举行团拜,若是至亲或自己的上司,初一也可以去,对普通朋友,则多在初二才开始。

正月初一,旧时的成都人“多游武侯祠、望江楼、丁公祠三处,其中尤以武侯祠游人最盛,迷信者言南方丙丁火,出行大吉大利,实则有其最大的意义,便是蜀人不忘汉,而追念武侯昭烈北帝王之遗志。”(陈慧权《成都的节令风俗》)

而在成都的远郊如邛崃等地,直至今天,仍然保持着正月初一给祖先上坟的习俗。大年初一上坟,跟清明节祭祖是有差异的,更确切一点的说法是“请祖先一起过年”,寓意在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不忘祖先之恩,共度新春佳节。因此,有些地区又称大年初一上坟为“拜祖先”,而清明节扫墓才称为“上坟”。据说,这一年俗在全国汉族居住的地区都有流传,但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比较集中。

农历新年从来就是民间最长、最盛大的节日,过去虽然没有高清电视、没有璀璨霓虹、也没有大型烟火,但老成都人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依然花样无穷,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几乎天天都有耍的,看的,听的,好吃的。

这些娱乐活动有:翻马架子,用皮筋或绳子翻出不同的花样;在成都民俗公园看川剧表演,泡上一杯花茶,坐在那里一看就是一个下午;看斗鸡比赛;如果觉得看斗鸡比赛不过瘾,自己还可以耍“斗鸡”,斗鸡游戏是很多成都人关于冬天的游戏回忆;划甘蔗,用卖甘蔗的刀来划甘蔗,一刀划下去,划多长,就是本人的战利品,划甘蔗是早些年成都人过年的普遍耍法;扯响簧,逢年过节,老成都的男孩子都爱扯响簧,扯得好的可以耍很多花样,诸如抛挂、抛天挂、地转转、弹棉花、放地老鼠等,引得游人驻足围观;看舞狮表演;踢毽子;滚铁环;逛庙会;去武侯祠拜忠义、祈吉祥、游喜神方;去青羊宫看灯会(如今,已迁至塔子山公园)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生活。这些老成都丰富多彩的节日游戏和娱乐项目,大多已经消失,只有少数仍保留至今,如看灯会、逛庙会、观舞狮表演等。值得欣慰的是,自2009年后,杜甫草堂博物馆重又恢复了正月初七“人日游草堂”,祭拜诗圣杜甫活动。“人日游草堂”可谓历史悠久,自宋代以来,杜甫草堂每年都会迎来全国各地大量文人墨客,祭拜诗圣杜甫。时至清代,诗人、书法家何绍基特地于“人日”这天行至杜甫草堂向诗圣祭拜,并题“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对联一幅,由此开启了成都“人日游草堂”的风俗传统。

正月十五过大年,又称“元宵节”,晚间吃汤圆,又叫“闹元宵”。过去帝制时代,元宵节是最热闹的,所谓金吾不禁,皇宫内院都可以去游玩;所谓火树银花,即赞叹元宵灯火的辉煌。旧时成都,玩龙灯、烧火龙是这一天最激动人心的狂欢,人们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龙,如:火龙、水龙、板凳龙、菜龙等。

龙灯有好几种,不能烧的龙灯,仅具表演性质,如彩龙、狮子灯、马马灯、采莲灯之类,又叫“花灯”;正式烧的龙灯,用竹扎成龙形,有头、尾。烧龙灯的原料有:爆竹、滴滴精、地旋子、神箭、欢喜弹、铁花等。烧龙灯一般在城外或乡下,成都市内是禁止的。烧龙灯的场面非常壮观,象征一年的瘟疫、不祥都统统去掉,以崭新的风貌迎接新的一年。看完龙灯,人们会借此大吃一顿,叫“吃龙肉”。大年夜,送年之时,要烧纸钱,敬祖宗。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玩龙灯、烧火龙,成都人的年,历时一个多月,就这样结束了。但在三星堆古蜀文明发祥地——广汉,年仍在继续。对于广汉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一,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仿佛都在秘密地积蓄着欢乐的能量,酝酿着一个更加盛大的节日,那就正月十六拉保保。在广汉人眼里,无论“小年祭灶”,还是“闹元宵”都不足以释放他们全部的激情,他们要把年过得刻骨铭心,要把年的热闹和喜庆,在正月十六这一天推向高潮……应该说,正月十六拉保保是川西平原年俗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世事如白云苍狗。古老的中国年节文化展示了一种向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新闻推荐

城里城外乐悠悠

游客在崇州街子古镇古戏台前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木偶”演出黄龙溪古镇游人如织小朋友高兴地转糖饼街子古镇,市民现场...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