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来“新村民”扎根村庄洋气了村民增收了
游客在三径书院读书。
□本报记者 张立峰 文/图
“∞”形状的乡村建筑“竹里”最近很火,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也成了网络热门IP。记者走访发现,除了“竹里”,竹艺村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擅长邀请“新村民”。
截至目前,竹艺村已经邀请了文学、建筑、设计、餐饮、竹编等领域的十多位新村民,新村民扎根竹艺村,既让村庄洋气了,又让村民增收了。
投资引客村上邀请来新村民
竹艺村并非一个行政村,而是道明镇龙黄村的几个组。6月9日,记者来到竹艺村。步入村里的三径书院,镂空的青砖围墙古朴而雅致,墙角的玫瑰半枯却余香犹存,径边的竹子在清风中摇曳;川西民居的旧式房梁独具乡村特色,书院里原木的桌椅书架散发着朴素、自然的清香……
午后的庭院中,静谧的书院里,不少游客坐在原木椅上,泡一杯清茶,静心凝神,品读一本好书。有的游客读累了,便走出书院,只见门前菜畦里种了各式各样的瓜果蔬菜,浓郁的田园乡村气息扑面而来。不远处,山峦起伏,山下坐落着几幢古朴、自然的川西民居,令人非常惬意。
“有了三径书院以后,来竹艺村的游客变得更多了。”竹艺村的运营方——中业文旅营销部钟坤告诉记者,三径书院是竹艺村新村民马嘶投资经营的,他是竹艺村第一批入驻的新村民。“马嘶是四川巴中人,他是巴金文学院的签约作家。作为一个爱好文学的诗人,他一直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创办自己的书院,定期进行一些文化交流活动。”钟坤说。
何为新村民?“是竹艺村专门邀请来驻扎在村里的行业大咖,他们在投资运营自身店铺的同时,传授给村民高水平技艺和先进经营理念,带动村民共同致富。”道明镇党政办主任、龙黄村第一书记方科告诉记者,邀请新村民是龙黄村村两委和竹艺村运营方中业文旅共同策划的。“邀请新村民并非易事,需要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方科告诉记者,这两年,全村修筑了多条乡间小道,花钱改善水电气和下水道等设施,用诚意打动了马嘶等一批新村民。
经历了3个多月的改造,今年4月马嘶的三径书院终于显山露水,出现在游客眼前。现在,马嘶只要有时间都会到竹艺村来,有时是喝茶看书,有时什么也不做,在田野面前,让身心静下来。有了三径书院,一批文学爱好者也慕名而来,竹艺村的文艺范儿瞬间增添了不少。
学习技艺新村民带原住民走富路
除了三径书院,记者了解到,竹艺村还有闲来茶馆、来去酒馆、郭孃孃染坊等新村民打造的文旅IP。其中,来自传媒界,热爱传统文化的冯玮在竹艺村打造的 “遵生小院”十分受游客欢迎。除了休闲喝茶,游客还可以在遵生小院体验做香囊,绣香包,感受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的乐趣。
邀请新村民最大的价值在于带动本地村民致富。方科说,这还要从道明竹编说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道明镇,竹编处于鼎盛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与竹编有关的行业。“可后来,生产日常生活用品的新材料日趋丰富,成本更低,对纯竹编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少,道明竹编也渐渐衰落了。”方科说。
当前,龙黄村村民大多靠编织花篮挣得一些手工费。11组村民乐冬雪告诉记者,现在编一个店铺开业用的花篮只能拿到几角钱的人工费,编一天下来也就几元钱。可在一旁由新村民打造的竹编博物馆,里面竹艺品的价格让村民们着实吓了一跳。“竹编键盘和竹编鼠标、竹编钟表还有各种我说不上来的竹编小玩意儿都是几十、几百块钱一个,售价真高。”乐冬雪告诉记者,之前有新村民来村里给大家讲课,分享竹编技艺和经营理念,她和其他村民受益匪浅,十分期盼下一次的分享。
新村民的到来不仅提升了本地村民的技艺水平,还陶冶了村民的情操,让村民更有文化起来。马嘶告诉记者,他创办书院还有个原因,就是农村孩子能多读书,长知识。“不仅是孩子,大人们现在也经常去马嘶的书院,参加书院举办的 ‘放翁讲堂\’‘乡村学堂\’等活动。”方科告诉记者,新村民和本地村民已经在竹艺村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本地村民欢迎新村民,新村民也喜欢本地村民。
做了多年的基层工作,让村民增收是方科感到最欣慰的。“现在的城里人热衷于同时囊括艺术、时尚、文化等元素的乡村,虽然很吸金,但村民却在一旁看热闹。”在方科看来,村两委所做的一切都要以村民增收为根本,才能得民心,才能让村庄更好地发展下去。
新闻推荐
警惕!ATM机转账24小时内可撤销 有人打了“时间差”的歪主意……
个人通过ATM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24小时内,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这样一个“时间差”,被不法分子盯上了。近日,崇州市检...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