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态绿道静享慢生活川西林盘彰显国际范

华西都市报 2018-06-12 03:15 大字

郫都区川西林盘美如画卷。

人在画中游。

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当地竹编艺人用竹子编的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网红打卡圣地竹里。

轻歌曼舞,都是等闲日常。柴米油盐,也多别致细腻。周末小憩,多了山间林盘,更不能或缺慢行绿道。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安静与闲适,屋前修竹三两根,林下竹桌茶一杯,看的是青山耸翠,观的是田野烂漫,听的是鸟语蝉鸣。这样的美丽场景,正在一个个普通的川西平坝村落悄然变为现实。作为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热议话题。在成都,乡村绿道与川西林盘建设,正逐步成为成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5月26日,成都市召开全市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现场推进会。川西林盘怎么建?乡村绿道如何延展?看看成都市各职能部门和区(市)县怎么办,如何干?

崇州实践

低成本投入模式更有复制价值 川西林盘尽显国际元素

在乡村绿道建设上,如何在保证景观化前提下突出功能性与经济性?崇州市给出了一份“崇州范例”。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位于崇州市集贤乡徐家渡林盘的凡朴生活圈,随处可见原汁原味的川西林盘景观。

“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环境中的很多元素,比如树木、道路、水系等,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进行规划打造。”凡朴生活圈创始人涂海霞说,他们从村民家里收集了不少老物件。这些老物件稍加打磨就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元素,最后被用到凡朴生活圈中。

热爱老物件的,不止涂海霞。在对当地川西林盘进行风貌打造时,道明竹艺村项目负责人康瑛把农户家的一块块质朴青砖,视为川西林盘最大的特色。

从原本的墙面上开出一扇窗,将瓷砖去掉现出原本的青砖,在围墙上适当加入镂空雕花元素……不需要太多的成本投入,就呈现出一个新中式川西林盘。最终,青砖墙面成为竹艺村风貌的重要特色。康瑛认为,在大规模的川西林盘修复中,低成本投入模式更有复制价值。

崇州市在川西林盘打造中的“四不五原”规则获得点赞:不大拆大建、不挖山填塘、不过度设计、不冒进求洋;最大程度地保护原生态、留下原住民、保留原住房、尊重原产权、使用原材料。

在凡朴生活圈的手工作坊室内,参观队伍偶遇一位正在劳作的国际友人。涂海霞介绍,每年世界各地不少义工志愿者,都会申请到这里生活,“他们干活,我们提供食物和住宿。”去年凡朴生活圈项目开建时,曾吸引了42个国家(地区)近千名义工参与。

如果时间提前一周,类似的“偶遇”也会在竹艺村发生。“几天前,几位国外艺术家也曾在这里进行艺术创作。”康瑛说,在竹艺村的建设过程中,不少国际专业人士也参与其中。

“国际化并不都是‘高大上洋\’,国际化也并不遥远。我们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国际化元素就有不少。”参观过程中,不时出现的国际化元素,让成都市委主要负责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们正在招募更多新村民,为竹艺村及其他川西林盘的修复储备人才。”康瑛说,生态环境优美的川西林盘对人才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报名的人源源不断。

人才队伍建设在川西林盘的修复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了解,成都将坚持全球眼光、国际视野,建立专家智库,组建特色镇和川西林盘规划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同时向国内外设计机构征集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方案。

郫都推进

标准先行引入社会资本 绿道和川西林盘美如画卷

川西林盘其实是指成都平原及丘陵地区农家院落和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农村居住环境形态。在天府之国的广袤土地上,星罗棋布地镶嵌着一颗颗、一块块“绿色翡翠”。为贯彻落实成都市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5月28日,郫都区召开了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工作会,对该区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推进情况进行汇报。

会议强调,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郫都区要以战旗村为核心,强化规划统筹,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明确规划建设责任,下功夫、抓落实、出成效,加快打造公园城市,提升乡村生态价值。要提高认识,认真组织开展现场学习,从全局出发,统筹和整合资源力量,聚焦推动工作的重点,加快绿道建设和林盘改造。要分工合作,结合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优化乡村振兴示范区旅游参观线路,尽快在唐昌安德片区打造精品,呈现场景。要重点突破,聚焦重点区域和项目,加快推进出成效。要引进团队,重视人才,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项目落地落实,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标准完成目标任务。

郫都区提出,要深化创新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要认真学习借鉴周边区域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标准先行,引入社会资本,强化商业运营,深化专业管理,使绿道和大地景观相互衔接、融为一体,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振兴项目。要结合成都市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在加快推动实施中逐步优化完善方案,叠加绿道和川西林盘功能,提升乡村生态价值。要进一步解放谋划项目的思想,通过制定导则、以奖代补等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多引入社会资金,着力打造有情怀的乡村项目。同时,要总结经验,聚焦重点,强化统筹,提高推进工作的效率,优化乡村发展形态,升级乡村经营业态。

乡村绿道把川西林盘连线成网

2022年,成都将全面完成1000个川西林盘整治任务

川西林盘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大力保护川西林盘,将厚植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本底。目前,成都市已全面启动新一轮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作为世界上林盘最密集地区,到2022年,成都将全面完成1000个川西林盘整治任务,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一座座掩映在竹林之中的农家小院,古朴而特色鲜明,安静而生机盎然。作为成都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乡村绿道建设和川西林盘修护该如何破题?在此前召开的全市乡村绿道和川西林盘建设现场会上,成都市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纷纷给出了答案。

成都市建委:今年绿化改造500公里乡村道路

“目前,各区(市)县结合实际情况拟订辖区内乡村绿道建设实施计划,并确定了2018年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实施示范项目100个,计划投资20亿元,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到项目建设。”成都市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推进乡村绿道加速成网,促进乡村道路绿道化改造,通过乡村绿道把沿线特色镇和川西林盘串连成线、连线成网,推进全域景观化景区化,充分挖掘利用现有乡村道路资源,按经济、美观、实用的原则,2018年将因地制宜实施500公里乡村道路绿道化改造,织密乡村绿道网格。

此外,成都市还将面向国内外设计机构征集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方案,加快建立特色镇和川西林盘保护基金100亿元,推动基金向特色镇、川西林盘保护修复领域投资。

成都市农委:推进“百镇千村”景观化景区化

成都将突出保护田园生态本底,统筹推进“百镇千村”全域景观化景区化改造,推动以林盘、绿道和农田重塑大地景观,营造“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大美农村城乡形态,创造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消费场景、生活场景,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大公园。

将加快建设崇州粮油产业园、新津天府农博园等6个市级重点农业园区,建立园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全景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名录、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同时,按照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一个产业新城的要求,依托油橄榄、猕猴桃、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规划建设农博、康养、文旅等特色小镇,结合川西林盘和乡村绿道建设,以绿道串产业、串景区、串林盘,着力建设200个集绿色农业、休闲旅游、新型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构建“主体功能区+特色镇(街区)+新型社区(林盘聚落)”三级城镇体系。加快推动41个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达到315亿元。

成都市旅游局:创建20个AA级以上林盘景区

按照“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布局,以“西控”区域为重点,成都遵循错位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调整优化全市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建设以文化体验、康养度假为主要特色的沿龙门山、环龙泉山、环都市区乡村旅游带;以生态观光、郊野游憩为主要特色的“三环七带”天府绿道旅游带;打造以民俗体验、田园休闲为主要特色的都江堰精华灌区旅游群和以山水运动、自驾露营为主要特色的龙门山、邛崃山系旅游区,构建全要素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此外,还将加快推进崇州三郎国际旅游度假区、都江堰安缇缦莲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崇州道明竹艺村等30个具有产业特色、人文气息、美丽风景的精品项目建设;加快创建20个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可进入可参与、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AA级以上林盘景区;打造4个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风格迥异的AAA级旅游特色镇(小镇);着力塑造“中国川西林盘聚落”“天府古镇文化”“成都平原四季田园风光”等国际化旅游品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想玲

新闻推荐

拓展国际“朋友圈”创新“展会+产业”发展模式

成都国际家居设计周上“蘑菇小镇”受关注。国际级设计大师与“蓉漂”设计师交流。第十九届成都家具展6日开幕,成都国...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