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村落,藏着天府的故事

成都商报 2018-03-31 02:42 大字

进入了春天,就是踏青的季节,每个周末,都应该离开城市,到郊野踏青。在富饶的川西平原,田园的景致是永不缺乏的,而当我们返回乡村,多少会发现,很多看似普通的乡村,不但有美景,也保留着珍贵的历史文化。

如果仔细思考,会觉得这并不奇怪,因为乡居生活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是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而村落则是生活现场和生活记录,牌坊、祠堂、院落,不但是生活所留下的痕迹,也融入后代的生活之中。

这些年,国家和省市的相关部门,筛选了一些保存文物特别丰富,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村落,这就是我们身边的历史文化名村。有田园风光,还有文化底蕴,这样的村落,值得我们在这个春天细细游览欣赏。

金箱村

耕读传家的乡居生活

从洛带古镇到五凤古镇,不过十多分钟的车程,而金箱村就在这条线上,也就是说,你不需要专程而去,如果某个周末你去洛带古镇或者五凤古镇,游览金箱村就是顺路的事情。

金箱村保存有贺麟故居、贺家老房子、上斑竹园等古建筑。清代移民到金箱村的贺家,及从这里走出去的贺麟,是中国耕读传家传统的缩影。半为农者半为儒,耕读文化曾深远影响了农业中国的乡村社会,今天似乎仍是一种理想的乡居生活。

很多人知道沈从文,但可能少有人知道贺麟。其实,这两位都出生于1902年的人,贺麟在哲学上取得的成就和沈从文在文学上的成就是相当的。只是,沈从文的文章,读的人多些,而贺麟的心学,恐怕只有搞哲学的人才会去读,就算是贺麟五凤镇的老乡们,也基本只闻其名。不过,这并不影响贺麟和贺家在这里的影响力。

去贺麟故居,会是一次不错的体验。如今新修的公路已经通到了故居附近。如果步行,也可以走走乡间小路,一路上竹林茂密、溪流潺潺,踏青的体验非常不错。

贺麟故居在半山腰,坐北朝南,三面环山,南面临水,掩映在绿荫之中。从溪边小道拾梯而上,来到故居门前,站在这里再看地势还颇有点风水宝地的感觉:房子在山腰的一块平地上,背后是一座小山丘,让人有安全感而无压迫感,左边和右边的小山离得都有一段距离,如果往前看,视野也极开阔,要很远之外才有山阻挡。想来贺麟小的时候,一定经常在石阶上上下下,在竹林里玩捉迷藏,在小溪里戏水抓鱼。

实际上,这个二进三重四合院的房子是贺麟祖上所修,总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建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左边用来居住,右边则作为作坊,其中居住区有51个房间,主次分明,尊卑有序。

走进故居可以看到,虽然大院房间多,但都很小,而且屋顶都是堆瓦,不像其他大户人家还有繁多的装饰。而且一些墙居然是用竹编作成,只是在竹编上糊上稀泥再抹上白灰。贺家家境也算殷实,为何这么小气呢?或许从家训中可以找到答案,“勤俭为立家之本……无勤难以广家,不俭失之积累。因此,凡事将就节约,不铺张,不浪费……”

花楸村

在茶香之中隐逸竹林

这两年邛崃平乐古镇可玩的越来越多,古镇之外,还有芦沟竹海、金鸡谷等景点,花楸村就在平乐古镇郊外不远,周末如果选择在这里游玩,去花楸村游玩也就是一件加个行程的事儿。

第一次知道花楸村,是数年前朋友邀我去挖竹笋。车到平乐,从平坝中拐入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道,平整的农田消失了,两边都是深深的竹林。

花楸村在花楸山上,李家大院可以说是花楸村的核心,大院依山而建,门楼高高挑出来,要爬上好多级台阶才能看见院内的景象。清朝咸丰末年,纸商李洪楷在此建起住宅。李氏一族原籍浙江武陵,明朝万历年间,因官场斗争入川避难,隐居平乐。到了明末清初,蜀地战乱又起,李氏一族便又从平乐躲入路远林深的花楸山,以造纸和采茶为业。花楸山的慈竹正是造纸的上好原料,再加上雨量充沛,就更适合造纸了。所以到了咸丰年间,已是第十一代的李洪楷,造纸远近闻名,成为当地首富。如今的花楸村境内还保存有多处造纸作坊遗址,都说“成都草纸半平乐”,李洪楷所产的纸甚至经云南一路卖去了东南亚。

生意做大了,身后的大家族也开枝散叶不断壮大,于是便开始修房子。选址煞费了一番苦心。大院修在青山环抱的深丘之麓,四面环山,一派幽深景象;东临山溪,西面是山路交汇之处,出入顺畅;宅基坐西朝东,每天清晨总能沐浴到第一缕阳光,取“紫气东来”之意。大院顺坡砌石成坪,南北1200米,历经56载而成,规模宏大,共3个院落、7个天井、149间屋室,直到今天依旧保存完好,被誉为“川西最大的古民居群”。

除了李家大院,还有花楸茶。据史料记载,花楸山产茶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它曾经是一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作赋的题材。而花楸茶作为贡茶,早在宋代就已见诸记载。到了清代,花楸茶也被送至京城,康熙连呼好茶,并当即御封这里为“天下第一圃”。

如今的花楸“天下第一圃”内,百年以上的老茶树就有一千株。这些古茶树像活化石一样分布于园区各处。在李家大院屋后,就有一片有机茶园。所谓有机,就是以农家有机肥为主,施用前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使用化学肥料。这里的茶园,往往是杂草丛生,看起来并不怎么整洁,但这正是正确的种茶法,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野为上,园为下”,这样“山野”的办法,才能保证花楸茶的品质。

伏虎村&尚合村

一座桥的清明上河图

伏虎村是位于崇州羊马镇的历史文化名村,而尚合村则是温江永胜镇的历史文化名村。从名字上看离得挺远,但实际上两个村子是挨着的。这附近苗圃众多,又有绿道方便散步或者骑行。

伏虎村的核心,黄家碾林盘,古称“崇江场”,是因石鱼河上的崇江桥而得名的桥场。什么是桥场,这还要从石鱼河说起。据介绍,石鱼河的河道自金马河流经温江长滩的老君渡处分水,向南形成一条蜿蜒盘曲的小河,并因河中有石鱼而得名。公元555年,崇州、温江从江源郡析出后,即以石鱼河划界置县,河东为温江县永盛乡,河西为晋原县江源乡。此后,县名、乡名虽有所变更——现在河的一边为崇州市羊马镇伏虎村,另一边则为温江区永胜镇尚合村——但以河为界的格局一直延续了下来。

河虽然分割了两个县乡,两边的人却要来往,于是桥就出现了。

据说,清初沿河两岸乡民为了赶集方便,在河上修了一座竹木结构的简易便桥。桥修好后,又有黄姓人家在桥场旁修水碾一座,当地俗称黄家碾。这碾子开业后,生意日渐兴隆,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歇脚、夜宿的逐渐增多,慢慢就形成了桥场,由于是两县两乡共一个桥场,所以当地人也叫它“连二里市”。

依托崇江桥而起的桥场在民国时十分兴盛,民国十五年重修崇江桥时统计,这里有客栈、酒肆、茶社等40余家。从怀远、元通等地运来的木材、木器工艺品及农副土特产品,源源不断通过崇江场,经黄家渡口过金马河,取道温江到成都,再将货物销往四川和全国各地。从成都转运而来的布匹、食盐和各种日杂百货用品也在此处集散,运销崇州、大邑、都江堰等地。这时的崇江场已成为周边数十里的物资集散地。由于交通方便,一些外地官商名流先后在场内购地建房、置田放租,场内的黄家祠、雷家祠等,在川西坝子享有盛誉。整个集市街道两旁店挨店、铺连铺,商气十分旺盛。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百年历史的崇江古桥被毁,2009年,有关单位按原貌对古桥进行了重修。重新建好的桥,四周竹木葱茏,清幽宁静,桥下流水潺潺,一派恬静的田园集市风光,附近乡民没事时都喜欢来这里坐坐,摆摆龙门阵。

新建的桥旁,还有一幅木刻的《连二里市清明上河图》,图上街头小店林立,有卖煎黄糕的小吃店、茶庄、客栈、理发店,桥场一头,与黄家渡紧密相接,几艘轮船正在装卸各式各样的货品……正是当年桥场兴盛时的景象。

与古桥重建一同完成的,还有修复一新的连二里市。与图上那个水曲廊桥的乡村桥场不同,如今的连二里市更像一条小街,长约四五百米,宽不过10米,两侧均是两层楼高的民居,清一色的镂空木质雕花门窗,为乡间集市平添了几分古韵。老街入口处,高大的农用水车尤为扯人眼球,它似乎在告诉人们,千百年来农耕文化在这里传承繁衍。

成都其他历史文化名村

昌衡村(彭州升平镇)

昌衡村在彭州的升平镇,这里原来是双丰村和双槐村,2005年两村合并更名昌衡村。更名的原因,就是为了纪念辛亥元勋、曾经的四川都督尹昌衡,这里正是他的故乡。

昌衡村一马平川,这里能看到典型的川西平原农村传统的林盘。如今的尹昌衡故居由其孙辈后人投资原址重建。故居占地面积36亩,园区里小径通幽,绿树成荫,其中有一口旧日尹家人所使用的老水井。

昌衡村的稻田鱼好吃,每年秧苗插好之后,当地人便陆陆续续把小手指大小的鱼苗放进田里,不需人工喂养,任其自然生长。在秧苗抽穗、稻田晾水时,便将稻田鱼捕捞起来,放进鱼塘喂养。待有两指大小,便捕上餐桌。

凤鸣村(崇州三郎镇)

凤鸣村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其境内现存最早的建筑可追溯到隋朝时兴建的大明寺。堪称中国古代建筑选址典范的大明寺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建筑选址更是完全遵从了中国古代的风水学。除了大明寺,凤鸣村境内的杨贵妃墓地,更是自古以来流传着凤鸣声似杨玉环呼唤“三郎”的爱情典故,当然,这也成为凤鸣村的历史由来。

人间四月芳菲尽,三郎樱花始盛开。每年的这个时候,又到了三郎镇樱花盛开的季节,巍峨苍翠的青山笼罩在一望无际的粉红花海中,漫步在山间小道,脚下是青青的草地,眼前是各色怒放的樱花,闻到的是清香馥郁的花香,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大坪村(崇州文井江镇)

大坪村境内有清朝时期的郑家院子、乾隆年间的石牌坊、都统岩练兵场等都保存较为完整,是成都境内明清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更是成都境内典型的明清古村落。

这里也是徒步爬山赏景的好地方,大坪村有一块东西走向的巨大岩石叫都统岩,陡峭如城墙,高约百米。都统岩是唐代都统屯兵操练的地方,现在都统岩后面还有当年都统开掘的一口古井,深约8米,宽3米,常年不枯,当地人称“大水井”;岩边还可看到当年都统操练兵马的跑马道——夹马石。登上“都统岩”海拔1580米的“观景台”极目远眺,晴朗日尽可看到崇州、大邑、都江堰和成都等地的平原风光。

仙阁村(蒲江朝阳湖镇)

仙阁村因其境内的飞仙阁而出名,民间流传古时有将军征战凯旋至此,被此地美景折服,遂卸甲归隐最后飞仙的传说。后人建阁祀之,称作“飞仙阁”。

飞仙阁是沿蒲江河和临溪河岸14处两汉至唐宋摩崖石刻造像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不但是四川省至今仍保存有盛唐时期佛教摩崖造像的地方之一,而且存有不少道教、西域文化的痕迹。如今,飞仙阁石窟屏神静气铺陈在幽幽千年古道旁,寒来暑往,朝代更迭,袅袅青烟无刻不在,红红烛火无时不旺。(肖飞、越游)

(本版图据本报资料库)

新闻推荐

实践“跨越式”发展彰显“新优质”风采 崇州市崇庆中学附属初中优质办学侧记

新学期伊始,成都市第四批57所“新优质学校”正式“出炉”。而这批学校中,一所挂牌仅6年的年轻初中显得尤其引人瞩目,短暂的办学历程亮点纷呈:教学质量连年攀升,三年摘掉全崇州市初中排名倒数几名的“...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