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省首个法律机器人“小崇”上线 具有智能调解、智能审判助手、诉讼风险评估等六大功能

成都日报 2017-09-28 01:53 大字

“您好,欢迎咨询法律“小崇”,请问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帮您?”

昨日上午,在2017年“智慧法务”建设暨“小崇”法律机器人应用会上,200余位嘉宾共同领略了崇州法院研发的“小崇”机器人的迷人风采,见证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法律应用上的巨大魅力。据悉,“小崇”是四川省首个法律机器人,具有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智能调解、智能审判助手、类案推送、诉讼风险评估六大功能,其中,法律机器人实现智能对接调解在全国尚属首次。

据悉,“小崇”法律机器人是由崇州法院自主设计的一款多功能应用型法律机器人,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将法律知识、司法经验与智慧相结合,为法院、司法行政部门、行政执法部门、法律服务机构、企业及个人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据悉,“小崇”目前以微信公众号为线上载体、服务型机器人为线下载体(未来还将增加APP为线上载体),方便不同需求的人民群众使用。在实际操作上,根据不同的语音问答场景,“小崇”提供“是”或“否”的选择,自动生成诉讼风险评估报略,通过自行和解或者人民调解化解纠纷,让群众有现场体验的获得感,即使不懂手机电脑操作的当事人,也可以根据系统指引获得法律方面精准的服务。此外,“小崇”通过“互联网+诉非衔接平台”与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仲裁委等机构的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社会调解组织对接,根据纠纷类型自动匹配擅长领域的人民调解员或行政调解员,使矛盾纠纷通过“小崇”直接进入人民调解或立案调解,全程留痕,信息互通共享,从而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诉源治理、资源共享、社会共治。

【专访】

智慧“小崇” 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助手

昨日下午,针对全省首个法律机器人“小崇”的研发初衷以及各种应用,记者专访了崇州市法院相关负责人张静。

记者:为何要研发“小崇”法律机器人?

张静:崇州地处远郊,很多案件当事人自身法律知识有限,又不愿聘请或者没有条件聘请专业律师代理案件。对于群众来说,他们希望司法供给是方便获得与使用的,不必付出太多的经济成本、知识成本与时间成本。因此,近年来,如何利用技术力量助力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司法资源,促使法院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功能,是法院科技化建设的核心需求。

记者:哪些地方可以享受到“小崇”的服务?

张静:目前,“小崇”搭乘微信公众号为线上载体,以PC机、一体机为线下载体,方便不同需求层次的人民群众使用。线下载体主要安放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庭诉讼服务点和村镇便民服务中心,将来还要安放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律所、派出所、企业、学校等。线上的“小崇”则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智能法律服务平台,将六大类问题一网打尽,同时提供调解引导服务。

记者:“小崇”有哪些独家优势?

张静:目前,“小崇”除了权威、智慧、便民外,还有一个独家亮点,那就是“跨界”。我们除了依托系统集成、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外,重点是跨界融合不同领域、不同平台的大数据信息,扩张法律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效果。

本报记者 晨迪 文/图

【现场体验】

对话后

“小崇”

当场给出答案

会后,嘉宾饶有兴趣地与“小崇”进行了互动。

“我现在准备离婚,请问我这套房子该如何定性?”

“这套房子是婚前购买还是婚后购买?”

“婚前。”

“出资情况是什么?”

“是我个人出资。”

“按照法律规定,这套房子属于你的婚前个人财产。”“小崇”给出答案。

“哇!太智能了,仿佛直接与律师进行对话。”嘉宾中立刻响起了赞叹声。

崇州法院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小崇”在服务内容上涵盖了常见多发的婚姻家事、劳动争议、道交事故、民间借贷、物业合同、买卖合同等六大类案件,将法院本地化数据与互联网海量真实案例数据相融合,覆盖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闻推荐

不惧阴雨绵绵 烘干服务力保丰收不伤农

□本报记者吴平2015年收秋期间阴雨绵绵,崇州一位转行种粮的老板指着堆在湿漉漉地板上开始发芽的稻谷告诉记者:“打麻将输了钱不心疼,眼看着自己辛苦种出来的水稻发霉、发芽,心疼啊。”彼时,崇州虽然开...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