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近崇州80后竹编技艺人——新生代手艺人打造时尚竹编

四川日报 2017-03-20 06:14 大字
虽然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但在道明镇,像丁春梅这样年轻的竹编技艺人已经很不好找了。

而丁春梅让人“稀罕”的,还不止是“年轻”。在她灵巧的双手下,贴上“时尚”标签的竹编产品,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本报记者 夏丽莎 蒋君芳

遇阻:工业化冲击

丁春梅的双手上,现在还留着几道小疤痕,是小时候做竹编还不够熟练时被划伤的,但她说自己并没有真正“学”过竹编。

在盛产竹子的道明镇,竹编是一项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的传统技艺。自丁春梅记事起,竹丝在父辈们手中跳跃的画面就深印脑海,“耳濡目染,感觉自然而然就会了。”

那时候,道明竹编已经颇有名气,是当地的外贸产品之一,甚至有客商从东北远道来采购。凭借这门手艺,道明镇不少家庭也都过着不错的生活,“赶场一次能卖200元,当时算一大笔钱了。”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塑料、不锈钢等工业化替代品的大规模普及,极大地冲击了竹编日用品市场。客商慢慢不来了,一时间,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竹编技艺,几乎难以解决温饱。

这段时间,很多竹编匠人放下竹篾,转谋它路。但丁春梅的父亲丁志云没有放弃。他对竹编的执着,最终也感染了丁春梅,初中毕业后,丁春梅决定放弃学业回到父亲身边帮忙。

寻路:走向“定制化”

事后回想,丁春梅觉得,父亲能够坚持下来,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提前接触到了“高端定制”。

丁志云是当地几位“手艺拔尖儿”的匠人之一,2007年还获评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竹编日用品市场萎缩的当时,就有一些客户慕名找来,向他提出了“定制”要求。“当时没啥设计图纸的概念,就是客户描绘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父亲再想办法给他做出来。”丁春梅说。

在这样的摸索碰撞中,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从竹篮、背篓等日用品向小玩具、装饰品、家具乃至大型景观陈设发展;器型、材料也越来越多样化。丁春梅加入后,更是凭借年轻人特有的潮流嗅觉,给产品添加了许多时尚元素。

到2010年前后,“定制”理念逐渐风行,丁家父女的订单多了起来。2014年,丁春梅创立“丁知竹”,开始为竹编这一古老技艺探索更好的“市场化”路径。

如今,走进“丁知竹”的展厅,时钟、吊灯、装饰品、家具组合……琳琅满目。传统的竹编结构,结合更符合现代审美趣味的造型定位,让整个展厅颇具文艺情调。

“我们现在产品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做室内软装。”丁春梅说,“丁知竹”每年都会接到不少来自酒店、餐厅的订单,去年销售额达到了200万元,销售范围远及省外。

思考:掘好“这口井”

实际上,去年的订单量不止200万元。更多的订单,丁春梅或是转介给了其他艺人,或是直接推掉了。

一方面,是因为人手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她也想给“丁知竹”留出一些思考的时间,“找准方向,才能走得长远”。挖很多口井,不如掘一口深井。”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思考结果。

深掘,意味着更大范围的创新探索。几年前,在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丁知竹”与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系合作,为学生提供传统竹编研究实习基地。学生们从艺术角度提出的思路,与专业竹编技艺相碰撞,也为“丁知竹”产品创新提供了灵感来源。

深掘,还意味着更多元化的传承培养。近年来,道明镇把竹编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搬进了课堂,在崇州市的3所学校开设了竹编兴趣班,丁春梅每周都会去学校授课。

长期都在关注当地竹编产业发展的道明镇人大副主任陈静觉得,“从娃娃抓起”或许是破解“后继无人”的突破口。

借鉴这一思路,丁春梅也在自己的丁知竹竹编创意馆里开设了竹编DIY课堂,让游客不光能参观产品,也能亲自动手体验制作一番,“亲自动手做过后,他们会对竹编产品的价值更有认同感。”

新闻推荐

崇州市部门及乡镇(街道)负责人进大厅活动2017年3月时间安排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