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6日省图新馆开馆 稀世孤本将露面 可容纳6000名读者在馆阅读,部分古籍将对外开放查阅

成都商报 2015-12-11 18:36 大字

广大书虫们,好消息来啦,本月26日,四川省图书馆新馆终于要开馆了。省图的新馆将带给大家怎样的便利?读者又会看到哪些馆藏图书?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提前探馆,抢先体验了一番。昨天的新馆内,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布置从老馆运来的书籍,在原有阅览室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少儿图书馆、盲人专区、学术讲座报告厅等。

此外,开馆后的重磅活动——两大主题展:珍贵典籍展和百年馆史展即将举行。

借阅制度将在开馆后公布

成都天府广场旁的新馆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两个对称的方块,造型似汉代书阙。新馆的建筑面积达5.2万平方米。

昨日,身穿防尘服装,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新馆内紧张地码放书籍。据一位志愿者说,她从上个月24日就上岗,一直都非常忙。上个月末,主要文献和书籍的搬迁工作就完成了。在新馆工作让一位年轻的志愿者高兴又激动,她说,新馆气势恢宏,站在阅览室,可以望见一层又一层楼的书架,很漂亮,她很喜欢读书,在这里阅读一定是一种享受,这是成都读者的幸福。

图书馆地上有8层,地下2层,地上8层包括书库、阅览室、报告厅、多媒体厅、会议室等业务用房和配套用房,此外还有数字图书馆设备和配套软件等。相比老馆,新馆增加了少儿图书馆、盲人阅览区、学术报告厅等。

新馆的各项阅读服务和老馆是否有所不同?四川省图书馆馆长介绍,借阅的制度当然会有所不同,等新馆开馆后会将办证借阅方式公布,新馆将总体升级,设有4000余个坐席,可以容纳6000名读者在馆阅读。藏书560余万册。其中,开架阅览120余万册,还会逐年增加藏书量,最高可达千万册。而且部分古籍将对外开放,此前在场馆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就没有对外开放查阅,搬迁至新馆以后,相关条件达到后,将会对大众开放查阅。

馆藏古籍近3万种约65万册

始建于1912年的四川省图书馆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它不但是巴蜀文化、典籍文献的研究基地,更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公益性文献信息基地,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据记者了解,四川省图书馆藏有古籍近3万种约65万册,约占全省古籍总量的三分之一。自启动古籍普查工作以来,省图书馆先后有111种古籍入选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169种入选省政府批准的《第一批四川省珍贵古籍名录》,许多名人手稿也都藏身这里。

本月26日,新馆开馆后会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公益讲座、古籍展览等,并将其当成一种常态进行运作,以此充分提高图书馆图书的到馆率和利用率,激发读者的读书兴趣和学习热情。作为开馆的重要活动之一,珍贵典籍展和百年馆史展将率先举行。

读者将有机会一睹 镇馆之宝《洪武南藏》

通过四川省图书馆新馆开馆活动,读者将有机会看到四川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历时27年才雕刻完成的《洪武南藏》,它是存世最全的一套刻本古籍,经鉴定为“仅存之孤本”。

四川省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副馆长王嘉陵介绍,这套古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钦赐给自己在崇州出家的第十一叔父的,“朱元璋叔父的名字和法号没有考证过,为何在崇州的古寺出家也不得而知,但是这套书是朱元璋钦赐一事是真实无虚的。”王嘉陵说。坊间另有一种说法是《洪武南藏》是蜀献王在永乐十四年(1416)赠上古寺的。

据资料介绍,《洪武南藏》又名《初刻南藏》,朱元璋登基后“偃武修文”,于洪武五年(1372)召集名僧于应天府(今南京)蒋山寺点校开刻,共刻印了三部,即《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其中永乐二藏流传较广,唯独《洪武南藏》不为外界熟知。究其原因,是因为1408年蒋山寺发生的一场大火将《洪武南藏》刻版焚毁,据称在刻板毁灭之前《洪武南藏》仅印过十几部。1934年,《洪武南藏》在崇庆县(今崇州市)上古寺被发现,立即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专家方广锠先生称其为“稀世孤本”。

1952年,上古寺将其上交于崇庆县政府,随后县政府将《洪武南藏》捐赠给省图书馆保存。《洪武南藏》原本为678涵,1600余部,约7000册,省图书馆现存的有6230册。经不住岁月流逝,也有佚失,但这已经很了不得了,这样数量巨大的一套古籍算保存得完备了。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摄影记者 刘海韵

新闻推荐

黄新初在指导崇州市委常委班子“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对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五点要求—— 讲忠诚 守纪律 尽职责 敢担当 善作为

本报讯(成都日报记者张魁勇)昨日,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指导崇州市委常委班子“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时,要求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将践行“三严三实”作为必修课,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