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群安村 两种“小组微生”模式一样漂亮
“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生态化建设”,在崇州市桤泉镇群安村,荷风水村新型社区和余花龙门子隔着一条主干道相望。两种不同的“小组微生”打造模式,最终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但诠释了一个共同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主题。
■余花龙门子:
恢复性改造川西林盘
余花龙门子,乍一听,这个名字可能有点不好理解。解释起来,“余”是群安村9、10、11三个组的主要姓氏,据传他们为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裔,迁徙过程中取了繁体“铁”字的一半作为姓氏,就是“余”氏。“龙门子”是指当地有围墙有院门的建筑风格。
从成都出发,穿过崇州市桤泉场镇,再行约2分钟车程,余花龙门子就出现在路的右侧。绿树竹林掩映之下,清一色的白墙黑瓦“小青瓦”建筑群,院门或虚掩或洞开,写着“茶”字的招牌随风起舞,道路都是石板铺就,地上不见一丝纸屑。
“怎么样?这是不是一个记得住乡愁的地方?”桤泉镇副镇长帅建军边行边介绍余花龙门子的建设情况。穿过这一个院落群,一片刚收割过的水稻田出现在记者眼前。院落群边上,一家名为“河畔人家”的乡村客栈已经基本建成,三三两两的工人在院子里做景观打造。远处,白色的葡萄大棚一眼望不到头。
帅建军介绍,目前余花龙门子前三期都已经打造完毕,四期正在进行污水管网等收尾工作,年底将完整呈现。余花龙门子的产业也在逐步提升,一年四季游客如织,其农家乐规模将在今年底增至8家。
帅建军说,在余花龙门子打造过程中,桤泉镇通过激活农村资源,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就业增收。同时通过农村房屋出租、抵押贷款、集体建设用地入股合作开发等方式,撬动农民财产变现,盘活农村土地和房屋资源筹资102万元,农民财产性增收人均2400元,“初步走出了一条既注重‘保护与利用并举、文旅互动、一三互融发展\’,又实现‘望山见水记住乡愁\’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之路。”
■荷风水村:
产村相融的新型社区
与余花龙门子一路之隔,荷风水村呈现的却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小组微生”形态。
“你现在来得不是时候,荷叶都枯了。明年早点来,这里更漂亮。”跟着帅建军的指引,从余花龙门子出来,快步行走10分钟左右,穿过一片一片的葡萄园,只剩残荷的荷塘出现在记者眼前,光看塘里密密麻麻的荷秆就能想象出,盛夏时塘里必然亭亭如盖。荷塘边上,一栋一栋青灰墙的小楼拔地而起,有的是小高层,有的是联排别墅造型。小区里,绿植生机盎然,菊花开得正艳,环境与城市的高端住宅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搬进在荷风水村的新家以后,张洪云的日子过得比以前更舒心,女儿上进,老两口的土地流转出去,他被推举为小区物管中心主任,安排小区治安巡逻、环境保洁等一系列事情。“搬进来两三年了,我们小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盗窃案。”而且,张洪云家的收入也不低,“流转土地的收入、物管中心的工资等,一年有四万左右”。
“荷风水村新型社区是我们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由群众自主实施,试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而建成的。”帅建军介绍,荷风水村建设中秉承了“产村相融、一三互动”和“小组微生”的新村建设理念,配套了红白喜事房、社工服务站、活动广场等21项公共设施和8000平方米绿地,周边更是形成了千亩荷花、千亩红提葡萄、千亩金银花的“三千产业”支撑,居民也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成都商报记者 刘友莉
新闻推荐
成都商报讯(记者辜波)记者昨日从成温邛高速公司获悉,根据路面加铺工程建设需要,经崇州市交警同意,从今日起,成温邛高速成都至邛崃方向羊马出口收费站和入口收费站将同时临时关闭,成都前往羊马和羊马至崇...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