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主体培育培育新型主体蜀乡活力焕发

四川农村日报 2015-02-02 00:30 大字

刘子刚手持家庭农场营业执照。

安岳金色柠都柠檬专合社联合社工人在装鲜果。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

2014,新一轮农村改革在蜀乡大地壮丽铺开。

“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2014年9月中旬,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定下了新一轮四川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

“激活”土地,成为本轮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也成为当下四川发展现代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刻不容缓,2014年,四川省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主题词

新型主体不断涌现

2014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职业农民……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涌现,成为推进四川省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2013年,丹棱县丹棱镇大林村农民刘子刚流转数十亩土地,建起了“三丹口”家庭农场,这也是该县第一个家庭农场。“我们采用了‘猪—沼—果\’的生态种植模式,预计到2016年能够实现丰产。”刘子刚表示,按照农场内1100多株的种植规模,到明年可实现年利润20万元。

截至2014年6月,丹棱县已累计注册了家庭农场96家,平均每个农场的纯收入达到50多万元。作为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四川省已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6267家。

安岳县岳阳镇水观村村民吴小仕是安岳金色柠都柠檬专合社联合社的一名社员。自家种了两亩柠檬不说,他还在合作社的基地园区内务工。去年他家摘了1万多斤柠檬,收入近4万元,再加上他务工和合作社分红,一年下来收入超5万元。

目前,全省已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18万家,入社成员和带动农户占全省总数的40%以上。

规模化的种植让农机推广成为现实,而适度规模化流转的实现,也让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不断涌现,并成为四川省粮食生产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四川省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已有13000余户。

2014年12月24日,通过公开竞聘,成都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双流片区服务班子正式宣告成立。据新当选的片区负责人之一、成都汇众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冉桂蓉介绍,公司紧接着将建立双流片区的大数据平台,其中涵盖品种、数量、业主信息、诚信信息、农业投入品信息等。

为应对新型经营主体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的问题,成都市把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的重点,目前,该市农业职业经理人人数已达6000余人。强化职业农民队伍,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前通过该项工作试点,四川省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万名。

主题词

经营模式推陈出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激活了农业经营的一潭春水,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推广 “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家庭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并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崇州市探索建立的“农业共营制”近年来广为人道。这个以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限破解了 “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三大难题,实现了经营主体“共建共营”,经营收益“共营共享”,经营目标“共营多赢”。

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需要解决两大核心问题,土地和资金。在这一方面,遂宁市船山区东山村的“土地信托”探索值得推荐。

东山村村支书杨艳告诉记者,2014年2月,村委会将村民自愿流转的1266亩土地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了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公司负责每年向农户支付土地经营收益和信托产品增值收益,并将这片土地的生产经营交予了四川可士可果业有限公司,同时以抵押担保的方式为可士可公司贷款了6000万元,解决了公司发展的土地和资金双重难题。农民的土地经营权由此成为了信托产品,“可士可”模式也由此成为了四川省金融入农的一种先锋模式。

威远县的农业BOT模式,则是农业龙头企业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统一栽植、管理、经营无花果,前5年收益归业主;5年后无花果进入丰产期,业主将其交给农户,经营所得归农户。政府给予业主土地流转金补助,前3年分别补助100%、80%和60%。从而解决了农业产业发展前期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并为后期的深加工提供了长久的原料保障。

主题词

政策配套及时给力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离不开相关的政策配套。2014年6月,《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项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方案明确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政府支持体系,着力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开展多种方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在此背景下,省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审议了 《四川省农民合作社参与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申报和实施办法》、《四川省财政支农项目资金形成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办法》,印发了《四川省农民合作社示范和评定监测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了省级示范社的申报和评定程序,省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还审议了 《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其中包括 《四川省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评定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庭农场等级评定,采取直接补贴、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四川省还转发了人民银行总行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相关意见,指导涉农金融机构在全省筛选出了14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主办银行制度。

数字盘点

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8500家,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4.18万家,入社成员和带动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约40%以上,200家农民专合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全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6267家,开展新型职业培育试点,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万名。

精彩观点

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土地流转的基本方向是要实现“三权分立”,即: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未来四川乃至全中国的农村都将是一个混合型、开放式、多元化的农村。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需要在政策指向上寻求进一步突破。例如,在制定职业农民的资格认定管理,建立分级评定和准入退出机制,以及制定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方面,都要在政策指向上突破现有的划定,让拥有土地经营权的人,成为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主。

本报记者 刘佳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崇州一合作社获百万贷款

记者10月20日从崇州市农发局获悉,成都农商银行崇州支行近日向白头镇五星土地股份合作社发放140万元贷款。这是该市首宗用农业生产设施作抵押发放的贷款。日前,白头镇五星村五星生态循环养殖场获得...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