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专题片《最牛“调解哥”》播出后,李海峰接到多位当事人的祝福短信 今后有法律难题 还找李法官
成都商报记者 刘友莉
这个中秋节小长假,李海峰又红了———9月5日晚,关于他的20分钟专题片《最牛“调解哥”》在CCTV-12播出后,他一贯的低调被打破,这几天连续接了亲朋好友打来的七八十个电话,有的表示祝贺,有的表示慰问。
除了因央视关注带来的“名人效应”,李海峰收到的节日祝福还有不少,手机里满满都是“祝节日快乐”的短信,有一部分是他曾办理案件的当事人发来的———在表达内心真诚祝福的同时,他们都想着:有难题还找李法官。
节前工作:
又有一个案子调解成功
昨日上午,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李海峰。在电话里,他的声音听上去十分爽朗。“那个案子终于成功了,最终还是调解成功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海峰笑出了声。这是成都商报记者跟踪采访他5个月来第一次听见他如此爽朗的笑声。
李海峰说的这个案子是一起和房屋买卖相关的民事案件(成都商报9月6日曾报道),于中秋假期的前一日,9月5日上午第四次开庭审理。前3次开庭以及之前的多次调解,都因为原告“被告支付5万元或退回房子”的要求谈不拢而失败。9月4日晚,李海峰与原告通话40多分钟,又争取到一次调解机会。李海峰苦口婆心地劝说原告,希望她能降低标准,接受调解。然而,这次努力依然没有成功。
“这是本案的最后一次调解了。”9月5日开庭时,李海峰压下已经准备好的审理报告草稿,决定再进行最后一次调解。可是,试探之下,原、被告双方的态度一如既往,并不配合。想了想,李海峰决定对原、被告采取不同的调解策略———对原告讲法、对被告讲理,最终成功调解。
名人效应:
央视报道后接了七八十个电话
完成了9月5日的工作,李海峰没有回巴中老家过中秋节,而是留在了崇州。自己一个人在宿舍里,看看书、整理一下文书。
当晚9点39分,CCTV-12拍摄的李海峰专题片《最牛“调解哥”》播出。“我突然想起了这个事情,就去开电视。”在专题片播出前3天,CCTV-12的编导就专门打电话提醒过李海峰节目播出时间。他打开电视的时候,20分钟的节目已经播出了约三分之一,他只看到剩下的三分之二,至今也没有去网上看过完整的视频。
他的夫人是完整看过这个节目的,她也是唯一一个得到李海峰亲自告诉“中央电视台采访我”这个消息的人。李海峰说,节目开播10多分钟了,他的夫人才想起提醒儿子收看节目。直到现在,母子俩都还没有给他特别的赞扬,他也没有等待这个“赞扬”,“就是我的工作,是我该做的事情”。
然而,在央视播出后,李海峰一贯的低调被打破了。“最早是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他说:‘祝贺、祝贺。\’”接下来,李海峰的电话就成了“热线”,看到专题片的亲戚、朋友、同事等都纷纷给他打来电话,“可能有七八十个电话”。在祝贺之外,大家更多的是被专题片中李海峰的坚持所感动,对他说声“你太不容易了,辛苦了”。
崇州市法院三江法庭庭长冯全完整收看了《最牛“调解哥”》专题片。“片子的内容很真实很客观,就是李海峰工作的样子。”
当事人:
遇到法律难题第一时间想到他
昨日下午4点过,在成都的妹妹家吃了中秋团圆饭后,李海峰回到了崇州,先上法院系统内网看看当天的新消息,然后就开始准备节后第一天上午开庭要用的材料。
这一天,他的手机不时响起短信提示声音。“有一条是杨某发过来的,祝节日快乐,说明她对调解还是认可。”李海峰说的杨某就是他9月5日刚调解成功的那起房屋买卖案件的原告。再下面,有一条落款“付飞”发过来的短信。这是李海峰约两年前办理的一起劳务费纠纷案的当事人。那次办案,付飞一直把李海峰的电话号码存在手机里,每逢节日都会发去问候信息,遇到有法律难题时,也第一时间就想到找李海峰。吴永根是《最牛“调解哥”》关注的第一个案子的当事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吴永根对调解结果“很满意”,昨日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他说,“我还有个难题,也准备去找李法官支招”。
新闻推荐
黄新初到崇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新一轮督导 贯彻落实好省委“两个意见”把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推向深入 刘云夏参加督导
本报讯(成都日报记者张魁勇摄影王熙维)崇州市是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活动启动以来,他曾多次到崇州督导推动有关工作。按照省委统一部署,9月19日,黄新...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