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谁来种田”“怎样种田”?

四川日报 2013-07-04 15:40 大字

崇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有答案

□本报记者 蒋君芳

今年实现土地入股15万亩,新增培训现代农业职业经理人500人;到2015年,实现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在粮食种植区全覆盖——6月25日,崇州市召开深化土地股份合作社工作会,拉开了新形势下纵深推进规模化种植的大幕。

“谁来种田”、“怎样种田”?面对新形势,作为成都粮食主要产区,崇州对土地股份合作社有着特有的执着与热情。截至目前,崇州21个乡镇141个村已经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12个,入社土地面积12.02万亩,入社农户4.12万户,初步实现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转变,较好地解决了“怎样种田”的问题。

谁来种

第一批吃螃蟹的他一年赚了5万元

2年前,由于青桥土地股份合作社“首秀”成功,任建中在崇州“种田圈”红了。

41岁的任建中是崇州市桤泉片区隆兴镇青桥村一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当家人”——职业经理人。2011年,他牵头组建了青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入社农户367户,合作社土地经营面积达780多亩。

“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往外走,‘谁来种田\’问题越来越突出。”崇州市农发局局长陈鑫介绍,从2010年起,崇州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探索中,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聘请职业经理人种田,试图破解难题。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成立让爱种田的任建中有了大舞台。那一年,他在780亩地上种了富硒水稻,100多天后,合作社的水稻丰收。那年大春分红,合作社社员每亩地分得917元。而没有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每亩纯收入仅500余元。明显的“对比差”让青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一炮而红。任建中赢得合作社社员信任的同时,还从提成中分红5万余元。

试验成功的青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今年的规模继续扩大;农作物选择上,合作社也开始尝试多元化种植,以水稻种植为基础,辅以脱毒马铃薯、大田蘑菇、草莓等。“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合作社今年又是丰收年。”才到6月,任建中就预测,今年入社农户的纯收入将在去年8800元基础上再增加500元以上。

怎样种

“1+4”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四大服务支撑

任建中很清楚,管一亩地和管一百亩地不是一个概念。而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在适应“规模化种植”道路上,自己并不“单打独斗”,“水稻的技术咨询、品种选择、集中育秧、机械使用、病虫害防治等,都有农业专家在背后全程指导服务。”

帮任建中省下大部分“生产成本”的是另一拨人:水稻种植的机耕、机插机收、农业劳务、田间运输等都有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贴心服务。

在崇州,改变的不仅仅是“谁来种田”这个问题,还包括围绕种田方式等系列改变。“通过几年探索,我们建起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核心,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公共品牌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四大服务为支撑的‘1+4’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陈鑫说,由崇州与省内重点农业科研院校合作组建的农业专家大院,目前已有了101名农业专家的加盟。

作为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在发展中也面临资金短缺。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职业经理人周维松说,2010年时,合作社决定利用小春发展羊肚菌和小麦良种繁育生产,但资金缺口达6万多元。

积极利用当时的政策支持,合作社以101.27亩土地5年的经营权作抵押,向成都农商银行崇州支行申请贷款,成功获得银行贷款授信16万元,成为成都市第一宗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成功范例。

周维松回忆起,那一年的“贷款”解了燃眉之急。羊肚菌的采收工作全部结束后,合作社收入8万多元,不但还上了贷款,扣去成本之后还有近3万元的利润,平均每亩田实现收益2600多元。

田园梦

各得其所舞台更大

青桥村是崇州第一批尝试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村。合作社入社土地合计已达1724亩,占全村耕地2300亩的近75%。

合作社的方式让许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锦江乡乌尤土地股份合作社第三经营小组的社员王全说:“把2亩多土地入社拿给他们管后,我打算去崇州市的厂子里打工,这样就相当于有两份收入了。”

青桥村党支部书记罗巡虎介绍,在合作社的运作下,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720元上升到2011年的 6185元、2012年的8600元,今年预计将突破9000元大关。而合作社的分红方式,除了让职业经理人和社员充分享受利益外,10%左右“留成”也让合作社自身能够不断得到壮大。

今年1月,四川鹏华公司与崇州正式签约,总体负责在该市桤泉片区建设新农村综合体示范区。该综合体涵盖桤泉片区的桤泉镇、隆兴镇等区域,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目前,青桥村正规划“青桥农庄”蓝图,农庄中除有集中居住小区外,还有集观光农业、粮食种植与蔬菜水果为一体的“百果园”。种田方式的变革,让罗巡虎的“梦想”更有底气:“让合作社所有村民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将青桥村建设成‘产村相融\’的美丽乡村。”

新闻推荐

看数字 说数字 品味数字味道

餐饮市场主力:美食节466万人“吃”下2.2亿元□本报记者张静数字适应节日市场需求变化,全省餐饮企业积极转型。成都美食节主会场和互动体验区共接待消费者466万余人次,参节商家直接收入2.2亿元。成都...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