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城乡一体商贸提速发展

今日崇州 2012-08-03 15:51 大字

超市里商品应有尽有集中销毁假酒活动现场市商务综合执法大队检查酒类经营户国际美食旅游节崇州分会场放心商店建到各乡镇汽车销售4S店进崇州数据看发展

2006年崇州第三产业比重36.5%,产业增加值24.14亿元,增幅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2亿元,增幅14.0%;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5.16亿元,增幅13.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81亿元,增长16.1%。 

2011年崇州第三产业比重34.53%,产业增加值48.57亿元,增幅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46.97亿元,增幅15.9%、零售业零售额39.00亿元元,增幅14.4%;餐饮业零售额7.4亿元,增长20.9%。 

五年来,崇州呈现消费水平逐年递增、现代服务业业态及其高端业态发展迅速、市场繁荣、汽车和住房等高档产品购买力逐年大幅跃升的良好态势。 

在2011年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工作中,省外到位资金完成79.91亿元,完成成都市全年目标任务的101.54%,位列三圈层第二位。外资完成8694万美元,完成成都市全年目标任务的110.05%,位列三圈层第三位。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完成16个,完成成都市全年目标任务的123.08%,位列三圈层第三位。外贸出口完成8301万美元,完成成都市全年目标任务106.15%。 

崇州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连续三年位列三圈层前两名。

目前,小到生活日用品、生产工具,大到家用轿车、大型卡车,在崇州都可以买到。走在城区的街头,专卖店一家接着一家,超市一个又一个;走进农村,“放心店”里丰富的商品不仅能满足各种需求,在质量上还能得到保证。 

“以前买东西,成都是首选。现在成都有什么,崇州也基本上有什么,而且质量和价格上,以及服务上都没有什么差别。”记者随机采访时,一位市民的话说明了崇州商贸业五年发展的现状。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城乡商业网点 

2005年,崇州市进入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行列,并于2006年全面启动工程建设,当年9月底,提前完成了175个行政村“放心商店”的建设任务,实现了除边远山区外村村都有“放心商店”的工作目标。之后,为“放心商店”配套的商品配送体系开始建设,至2011年,由城区、乡镇、村社组成的三级商品配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在客观上起到“拉动农村内需、保障农村居民消费安全”的作用,受到农村居民的广泛好评。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居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状况,终结了“货柜宝笼子”传统落后的营销模式。竞争模式的改变和竞争秩序公平化水平的提升,为引入更多的现代营销模式奠定了基础。五年来,崇州的“超市”、“专卖”、“加盟”等现场营销模式已经在全市城乡“遍地开花”,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和商品供应。依赖这个体系,在2008年“5·12”大地震期间农村商品购销网络损失严重的情况下,崇州的商品营销网络体系通过“加强组织货源”、“流动送货车下乡”等方式保障了供给。“5·12”大地震期间,崇州商品市场供应稳定、秩序良好,没有发生过市场主要商品脱销、物价飞涨等现象。2008年,放心商店在“5·12”地震中损毁严重,经过近三年的恢复重建,到2011年底,全市共有107家农家店正常运营,网络辐射能力实现了对全市农村的覆盖。 

不仅如此,到2011年底,红旗、互惠、九龙、红艳等大型流通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直营店78家,初步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消费网络。 

“家电下乡”让广大农村居民得实惠 

2009年1月崇州开展“家电下乡”惠农试点活动,由全国15家中标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生产的手机、冰箱(含冰柜)、彩电三个大类共197个型号的产品遂陆续投放到农村市场。为确保“家电下乡”活动取得预期成效,市商务局和市财政局密切配合,先后印制4万份相关宣传资料和通过媒体制作专题节目、发布通告以及利用“三下乡”活动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批建立了“家电下乡”专销点并形成了销售、录入、补贴款发放、跟踪、检查“一条龙”监管体系;通过组织中标代理商开展现场宣传促销活动,使消费者消除了心中存在的“家电下乡”产品“积压推销、质量不可靠、价格不实惠”等疑虑,打开了销售局面;对农村“家电下乡”销售网点进行了“全覆盖”轮番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了各销售点发生的货源断档、政策执行等问题;采取现场办理手续等方式,确保了补贴款及时、足额发放。 

家电下乡工作至2011年年底结束,崇州市共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04320台/套,销售金额24,733万元,共发放补贴2,780万元。 

农超对接“超市”选购“田保姆” 

在超市里能买到什么?食品?餐具?还是生活日常用品?假如你想找个人帮你种田或者收水稻,在超市里能买到吗?你想把水稻卖给粮食收购部门,这样的服务在超市里能提供吗?答案是:能。 

桤泉农业服务超市在市农发局桤泉农业综合服务站内。超市内分两部分。一部分像普通的超市一样,摆放着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以及农业生产技术资料。另一边就有些不同了,摆放的“商品”是一个一个的小标签,标签上写着“机耕每亩XX元”、“除草每人每小时XX元”等内容。 

不仅卖商品,还要卖服务,“农业服务超市”作为崇州市现代农业“1+4”的重要支点,是崇州市的首创。可以这样讲,“农业服务超市”的诞生,标志着崇州市现代农业体系的基础框架基本完善。 

农业超市能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劳务服务农资配送服务、农机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植保服务、育秧服务、产前产中的运输以及田间搬运等服务、代烘代储服务等。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农业超市里都能买到,规模化种植业主可以放放心心地搞经营谋发展。 

培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鼓励其组织农户规模化、标准化进行种养殖。崇州市对崇州文井源品牌推广有限责任公司、崇州市富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培育生鲜农产品货源基地建设方面进行指导扶持,鼓励企业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加大在品牌推广、有机认证、检测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投入,形成规模效益,从而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促进“农商对接”,探索扩大崇州市农产品销售渠道新模式。用好用活各类政策资金,引导崇州市九龙、互惠等大型流通企业发展农产品从基地到零售终端的直接流通方式,推动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促进了试验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截至2011年底,九龙连锁已开设经营本地生鲜门店6个,设立专柜48个,对接本地合作社8个,大大带动了本市的农产品销售。 

餐饮旅游业打造崇州“老字号” 

2006年,以滨河路和街子、三郎沿山片区及其农家乐为龙头的餐饮业已初具规模,并有了较好的声誉。五年来,滨河路除了“天主堂鸡片”、“田鸭肠”等本土、外地餐饮业继续以其独特的服务不断地提升美誉影响外,一批特色餐饮业相继入驻。此外,街子古镇已是声誉鹊起,常常人满为患。崇州农家乐特别是山区农家乐更是以其“绿色环保”、“风味独特”、“天然空调”和服务提级等方式,成为成都等地顾客倍加青睐的休闲、消夏场所。至2011年,崇州餐饮已经形成了以本土名优餐饮和农家乐以及外地规模化、高中端特色餐饮相得益彰、丰俭皆备、服务规范、配套较完整的体系。 

通过行业协会,(下转P5)

(上接P4)加强餐饮行业自律,通过吸引更多餐饮企业参与行业协会,设立道明分会、街子分会等形式,在价格竞争、餐除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行业自律,杜绝恶意竞争,促进就餐环境的改善。 

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通过对沿山农家乐星级评定奖励,促进旅游企业加强自身软硬件建设。通过每年一次的美食节和啤酒节,吸引外地游客,刺激本地餐饮、旅游业发展。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品牌申报,挖掘保护崇州市传统工艺产品。目前崇州市“崇阳大曲”、“汤长发麻饼”、“保泰和”获得“四川老字号”称号,其中“汤长发麻饼”升级获得国家商务部“中华老字号”称号。 

2012年3月20日,“宁夏昊王酒业四川金盆地万吨级酿酒基地”投产仪式在崇州市隆重举行。万吨酿酒基地项目由宁夏昊王酒业公司作为主要投资方,联合本地金盆地集团及其他金融投资机构共同投资30亿元人民币,项目占地面积284亩。整个项目到2013年8月全部建成后,年生产原酒能力将达到2.6万吨。借崇州酒业成为国家级“白酒原酒生产基地”的东风,“蜀州春”、“崇阳”、“金盆地”、“川兴”品牌先后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 

2011年,金盆地集团荣膺“川酒新金花”称号。 

通过精心打造,崇州市街子古镇朝阳路被成都命名为特色商业街,促进古镇旅游业发展;崇阳镇中心城区唐人街项目引进的家乐福大型商场落户崇州,崇州市九龙贸易连锁有限公司打造的城市商贸综合体也开始启动,崇州几个特色鲜明的商圈正逐步形成,势必拉动商业产业良性发展。 

近年,崇州市成功举办了“非遗节”崇州分会场,举办了“上林西江”杯啤酒狂欢节、“金盆地”美食节、桤泉绿色蔬菜采摘节、文井江生态旅游绿茶节、街子兰花节等节会活动,搭建消费平台,加速带动崇州餐饮和旅游的恢复,崇州的地域商圈正在逐步形成。 

至2006年以来,崇州啤酒节、美食节的档次一年一个台阶,会展影响力和对促进商品特别是传统名优产品和农产品销售的作用越来越大,受此拉动并在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会展经济逐渐在农村开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除了城市的啤酒节、美食节;农村的“春台会”等“固定节目”外,“黄金梨采摘节”、“红提葡萄采摘节”、“布朗李采摘节”、“兰花节”、“菜花节”等一批特色节会正方兴未艾。至2011年,这些节会大都已经加入了“固定节目”行列。标准化农贸市场改变城乡面貌 

去年2月18日,崇州市东门标准化菜市场开业。据了解,该市场在前期的招商过程中,报名者踊跃。市场设置200余个摊位,报名者有四五百人之多,市场管理方只好采取抽签方法决定摊位的使用权归属。 

蒋永刚是通威食品的崇州代理商。新市场建成后,蒋永刚幸运地抽到了靠近门口的13、14号肉铺。“以前没有做过肉类经销,这次看到市场建设得这么好才动了心。环境好,通风好,食品的卫生安全能保证”。蒋永刚说。入驻市场以前,他预计一天销售额一两千块就不错了。出乎意料的是,开业不久他的日销售额就突破了万元。“这里交通方便,干净卫生,有些单位、学校、餐馆批量订货,销售额大大增加。” 

和以前的农贸市场不同,东门标准化市场内,地面干干爽爽,没有乱丢的菜叶。市场配置了完善的排水管网,不会形成积水,更不会像以前的市场一下雨就泥泞不堪。 

2008年,为了促进农产品低成本便捷流通、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改变“脏、乱、堵”和“马路经济”落后面貌,崇州开始对城乡集贸市场进行全面整治。至2010年,先后在道明、锦江、怀远、三郎、文井江、鸡冠山、桤泉、梓潼、济协、集贤、王场、元通、街子、公议14个乡镇修建的标准化农贸市场和城区新建的7个标准化菜市场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至此,农贸市场“脏、乱、堵”等现象得到根本性改变。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从2006年起,崇州以“加快建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围绕‘西部轻工名城、田园宜居之都、山地旅游高地发展定位\’和‘一区、一轴、三走廊、六节点\’发展布局,扭住‘引入服务类重大项目引领服务业发展\’这个关键环节不松手,进一步增强服务业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包装服务类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并围绕服务类重大项目集中配置各种资源,努力为开创崇州服务业发展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着力营造三次产业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格局。至2011年,已经形成了工业集中区对物流、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介入服务初具承载能力;高端酒店业及楼宇业发展方兴未艾;超市、专卖、加盟、网购等现代业态“遍地开花”;成都唐人街高端服务业承载平台启动建设;生猪、家具等优势产业已经建立网上营销平台;生猪、酒类等主要生活消费品现代化溯源管控机制建立;“电子商务”普及率自2010年达到25%后,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2007年,商务局编制完成了《崇州市城乡商业网点规划》。2008年根据实际及时完成《崇州市地震灾后商业网点恢复重建规划》,指导灾后商贸流通产业恢复与发展。规划按照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合理布局、恢复重建和全面提升相结合原则,围绕灾后重建,坚持城乡一体,统筹规划、高起点、科学研究商品流通体系的重构和商业网点体系的重建。在新总体规划、功能分区规划、灾后重建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指导灾后重建的商业体系同步建设,发挥商业和商业网点在保障生活、发展生产、安排就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同时,崇州市委、政府出台了《中共崇州市委崇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灾后支持商贸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共崇州市委崇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行)》,综合运用政策、整合各类资源,恢复和提升崇州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 

外贸出口和外资引进实现大发展 

受全市皮革、家具、玻璃、五金、塑胶、医药包装、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发展加速的拉动,2006年崇州外贸出口、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当年实现出口总额2030万美元;合同利用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556万美元和481万美元,当年全市经营出口业务的企业有14家。 

近年来,崇州市通过实施“请进来,走出去”举措,开创、务实地加强了国内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与“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联系并主动承接其产业转移。同时,围绕“产业振兴”战略,坚持高端化、集约化招商理念,更加注重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相结合、引进资金和技术相结合,大力实施招商选资,不断增强投资促进实效;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有序承接一、二圈层溢出的生产要素,着力引进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特色农业和旅游业项目,指定并组织实施专业化招商方案,大力实施链条招商,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形成“引一个、带一串、连一片”的集群效应。 

2011年,崇州市省外到位资金完成79.91亿元,外资完成8694万美元,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完成16个,外贸出口完成8301万美元,较2007年有了较大的增长。加强监管市场秩序良好 

生猪屠宰和酒类产销行政监管机构的监管、立案查处等行政行为,做到了“反应迅速、监控到位、程序合法、过程规范”和案件应结必结且多年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事件发生。由于对私屠滥宰、假酒产销等违法行为所采取的“通过深入调研找准症结,创新监管举措,牢牢把握执法主动权”等一系列针对性举措收到了显著成效,崇州市最近五年生猪屠宰、酒类产销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放心肉”、“放心酒”供应得到了切实保障。 

为了加强监管,2011年市政府将现有的定点屠宰厂通过兼并整合等方式压缩至三个点,并通过安装远程监控摄像头等方式提升了对屠宰网点的监控力度。搭建12312平台,加强投诉举报体系建设。按照要求,各定点屠宰企业出厂生猪必须100%绑定芯片,猪肉经营户必须配备电子称,市场巡检率要达标,全面巩固生猪溯源体系建设工作。 

按照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规定,继续全面推行“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制度,2011年全市办理“酒类产销许可证”和“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共计546家。加强检查酒类经营者“酒类流通随附单”实施执行情况,采取部门执法和联合执法相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对全市酒类流通市场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确保酒类产品交易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可追溯性。加大查处经营销售假冒酒的违法犯罪行为,2011年,全年共没收假冒酒818瓶,有效遏制假冒伪劣酒类流入市场,维护了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张世海黄正忠)

新闻推荐

白头镇推广环境治理“值周制”

本刊讯8月8日,白头镇召开现场会,全镇推广环境治理“值周制”。7月初,白头镇在环境治理上积极探索长效举措,试点以“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维护、自我监督”为内容的环境治理“值周制”,目...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