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课改大课间大护送一所乡镇中学的发展“三步曲”

今日崇州 2012-06-08 15:53 大字

大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大护送大课间元通中学,崇州市56所中小学校之一。

2012年4月6日,成都市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现场会在这里召开。

2011年10月14日,全市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观摩交流现场会在这里举行。

2010年11月16日,全市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研讨现场会在这里召开……

《成都日报》、《时代教育》等报刊专题报道学校管理经验,省、市教育专家现场肯定,各地学校前来取经。

灾后重建,元通中学校舍焕然一新。根据市教育局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原公议中学、观胜中学整体并入元通中学,原上元中学、锦江中学部分师生分流至元通中学。

在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变化的同时,2009年至2012年,元通中学先后实施了大课改、大课间、大护送“三大”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三年三大步,“三曲”同奏,元通中学实现了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的大提升。

大课改

把课堂还给学生

“咦,教室里怎么四周都是黑板。”走进元通中学课堂,首先让人感到新奇。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羚羊木雕》。”随着老师话音刚落,30余名学生立即分为六个小组,在小组长带领下,围绕预习内容,展开激烈的课堂讨论。

“本文所叙故事是围绕羚羊木雕而展开的,故事情节依矛盾冲突,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组成。下面,请3、4小组同学朗读课文,理清情节脉络。”“请5、6小组同学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描写的语句,并通过这些描写归纳出人物的形象,写在小黑板上……”

“如果你想把一件贵重的东西送给朋友,你应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回答。”“我要回答。”同学们纷纷举起手……

课改,没有模式是很难推进的。

元通中学的课程教育改革始于2009年9月。在课改中,元通中学探索出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的“人本协作四维学习法”的模式。

所谓“人本协作四维学习法”中“人本”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成长为本、幸福为本、快乐为本、兴趣为本;“四维”即是“预读—尝试—协作—生成”。“预读”即在课前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和解读。“尝试”即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预习和解读,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教师课前对所学知识提出的问题和教材中的习题;“协作”即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划分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同步学习;“生成”即通过对所学知识的预读,对问题的尝试解决,组生、组组、师生的共同协作,让学生生成自己的知识,变为己用,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拓展延伸。在教学和学习中,“四维”每个环节又相互交错。“预读”中有尝试协作生成,“尝试”中又有预读协作生成,“生成”中也有对知识进一步进行解读,通过相互协作尝试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拓展延伸。

“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大家互学互问,共同进步,学习成绩提高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前更融洽了。另外,在小组学习中,老师走到了我们中间,与同学们一起研讨问题、解决问题,感觉老师离我们很近,很亲切。”学生吴茂丽说。

“我们推行‘人本协作四维学习法\’,就是要让学生在整个知识获取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自悟、自结,配合课堂上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元通中学校长王兴良说。

大课间

让学生舞动起来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雄壮的音乐声中,学生们有序地从各个方向汇集到学校操场。随着广播中配乐的变化,集体宣誓、广播体操、兔子舞相继进行,紧接着,一只由十名学生举着的“龙”进入操场,在学生们的操动下,藤龙忽上下翻飞,忽急速游动,看得人眼花缭乱。随后,音乐再度变化,学生们组成龙形、圆形等不同的队形,跳绳、立定跳远、慢跑等活动同时进行。最后,大课间活动在手语舞和《感恩的心》音乐声中结束……整个活动时间近四十分钟。

这是元通中学的一次课间活动。两年多来,每个学习日,学校都会开展这样的大课间活动。当然,根据季节的不同,活动内容也有适当的调整。

让学生充分运动,充分锻炼,身心健康同步发展是元通中学大课间活动的目的。“在活动过程设计和开展中,我们力求规划合理、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兔子舞、舞龙、手语舞等活动学生们都很喜欢。”元通中学德育办主任陈金勇说。

以舞龙为例,元通中学通过舞龙活动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判断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学校大课间活动由“温和状态”提升到“活跃状态”,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愉悦的心理氛围。

“把地方传统文化和学校教学活动相结合是今后我们大课间活动的主要方向。我们还将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更多形式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充分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和活动量。”王兴良说。

大护送

情暖孩子回家路

2012年4月1日下午3点30分,元通中学放学时间。九年级二班学生石欣雅收拾好学习用品后回到寝室带上衣物,来到了学校操场。操场里整齐地排着几路队伍,佩戴着“亲情护送”袖章的值班老师正在清点人数。石欣雅很快就站到了公议方向的队伍中。

石欣雅的家在公议乡天冬堰村20组,距离学校9公里。她的父母亲长年在外务工。近三年来,每周末放学她同其他同学一道由老师一路送过元通镇至公议乡交通道口,然后乘坐公共小汽车回家。“‘亲情护送\’让我感到更安全,老师就像自己的亲人、朋友,路上经常与我们交心、谈心,我们心里很温暖。”石欣雅说。

近年来,各地学生上下学途中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保证学生安全回家?在经过充分的调查和准备后,元通中学成立了“亲情护送”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重点时段和点位,明确小组分工和职责,全体教师参与护送工作。每周五下午放学后,护送活动以元通场镇为中心,分为观胜方向、公议方向、上元方向、锦江方向和场镇辖区等五支护送小分队,各小分队均由四名教师和一名护送小组长带队。护送小组长扛着“崇州市元通中学亲情护送队”旗帜,教师佩戴“亲情护送”袖章,组织全体学生在运动场列队集中放学,由护送教师将学生护送至距离学校至少2公里以外的地方。

三年来,元通中学每一位教师都参与了亲情护送。他们风里来、雨里去,顶烈日、冒严寒,用爱心、用亲情温暖着学生的回家路。三年来,学校无一例学生在回家路上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三年来,学校无一例学生在回家路上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护送学生回家不是送回去就完事,在学校里,各班班主任还要有重点地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到家情况。现在,学生到家情况反馈率每周都在50%以上。同时,我们要求,每周一学生在家长的护送下到校时,‘亲情护送\’队的老师要到校门迎接,一方面是及时清点到校学生人数,另一方面是加强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和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和要求。”校长王兴良说。

“学校开展的亲情护送,对于我们这些在企业上班的家长来说,既解决了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保障了学生放学途中人身安全。”九年级二班学生家长石武艺说。

元通中学“亲情护送”活动在得到学生、家长、同行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界专家的肯定。《时代教育》杂志社执行主编李清在深入学校了解元通中学的“亲情护送”情况后写道:“在元通中学‘亲情护送\’从值班责任人、护送长度到注意事项等等,学校都做了细致的规定,如此缜密而人性化的安排其目的就是保证学生在回家路上的人身安全。”

(刘朝伟)

新闻推荐

市城管局: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

本刊讯市城市管理局瞄准“提档升级环境治理、全面实现环境优化”的环境治理目标,近段时间实行城市管理新举措,加大对市容市貌的整治力度,推动环境治理迈上新台阶。多渠道开展宣传,使环境治...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