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三司令”以身殉国,马耀南之子回忆父亲: 虽素未谋面,他的故事让我一生回味
▲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三位烈士铜像。◤马耀南之子马立修。“父亲一生投身革命,我从未见过他,他也没有来得及在家中留下一点痕迹,只留下了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故事。”
2005年,革命战士马耀南之子马立修回到老家周村区北旺村,在马耀南故居做了15年的讲解员,直到现在,仍一遍又一遍向世人讲述他父亲——马耀南的一生。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赵原雪
重新“认识”了父亲 4月22日,淄博小雨。在雨水冲刷下,马耀南故居外的石碑上,“马耀南”3个大字格外清晰。
现年86岁的马耀南之子马立修静静地坐在故居一处小屋内,望着窗外的雨景。
尽管这位耄耋老人行动需要别人搀扶,听力有些衰退,甚至很多时候,需要陪同记者前来采访的北旺村党支部书记王成强凑在其耳边大声喊,才能听见,但他眼神坚定而明亮,手温热而有力。
马立修说,父亲牺牲那年,他只有4岁。
至于儿时的记忆,则更多是被日军侵略阴霾下的颠沛流离所占据,直到后来,在母亲和四周村民的口中,他才得知自己父亲的名字是马耀南,一位伟大的革命战士。
这个素未谋面的父亲,成为马立修一生的牵挂。
1958年,马立修在当地人民公社任职助教。其间,当时的山东省民政厅工作人员带着介绍信找到了他,请求协助他们一起寻找马耀南与他的两个兄弟“三司令”的历史故事。
就这样,带着童年的零星记忆,马立修走遍了父亲曾踏足的每个角落,沈阳、南京、上海……
这样的行程,整整半年。马立修说,他终于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父亲。
执笔从戎的耀南先生
雨越下越大。马立修继续讲述——
他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马耀南7岁时,就在家中私塾接受启蒙,13岁进入当地的“最高学府”——周村文昌阁高等小学堂就读。后来在中学期间,马耀南接触到了王尽美、邓恩铭等地下共产党人,“直到踏入国立北洋大学接受教育,父亲一直是同学和老师眼中的‘尖子生’”。
大学期间,马耀南先后担任北洋大学学生会主席和天津市学生联合会负责人,成为天津市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父亲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吃饭从来都是对付一口就开始看书,穿的衣服也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补的旧衣。当时,学校里的高官子弟嫌他寒酸,他也从不放在心上。”马立修说。
十几年的耳濡目染,马耀南逐渐对国内的动荡局势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于是,国家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教育救国”的大业,也就在马耀南心中生根发芽。
此后,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领兵战斗,开始了“执笔从戎”的一生。
血脉相连的马家三兄弟 “一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专打日本鬼,保护老百姓。”这首民谣,唱的正是马耀南、马晓云、马天民三兄弟。
记者到来的这天,伴随着雨打窗棂的声音,马立修颤颤巍巍地学唱了出来。
他说,这首民谣曾经传遍山东的每一寸土地,以至于人人都知道在山东,有3个血脉相连的马家三兄弟。
1937年,七七事变,家乡被日军铁蹄践踏。时任长山中学校长的马耀南,更加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决心。
是年9月,两年前曾受马耀南之聘在长山中学附小任教的中共地下党员林一山,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来到长山中学,发展马耀南为“民先”队员。中共山东省委将长山中学确定为鲁北敌后发动游击战的中心点。
随后,中共地下党人姚仲明、廖容标组成党小组,协助马耀南进行抗日救亡活动,举办抗日游击训练班。
12月23日晚,党小组会议正式确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马耀南、廖容标分别任正副司令。
淄博长白山一战后,马耀南在长山八区董家庄召开长山、邹平、桓台、章丘四县团结抗日会议。各路义军30余支,纷纷奔其而来。
于是,很快发展到4000人左右的北路军整顿编制,设立支队。由马耀南任第五军司令员、马天民任第一支队司令员、马晓云任第七支队司令员,“一马三司令”由此而来。
第五军成立打的第一场“漂亮仗”便是在长山城。1938年1月8日,马耀南与廖容标商议,由廖容标带领30名战士发起突袭,一枪未发就将城内的30名敌人俘虏,首战告捷。1938年春,五军番号的中队发展至6000余人。1938年6月,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马耀南任司令员。同年10月,马耀南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部与日军多次作战,围攻周村、破坏胶济路、坚守邹平城、激战刘家井子,重创敌人。
“父亲牺牲,是在1939年的7月22日。”说到这里,马立修盯着院内的雨,停顿了许久。
那一天,马耀南率领队伍在牛旺庄暂留,当地汉奸知道后,将情报告诉了日伪军。上午9点左右,战斗打响。马耀南立即组织部队反击,当他突围至牛旺庄二里地外的大寨村东西大街中段时,事先埋伏的敌人对队伍开枪射击,马耀南倒在枪林弹雨之中……那一年,他37岁。
1939年10月14日,马天民在长山城搜集枪支时遭到日伪军包围,最终寡不敌众,中弹殉国,时年29岁。
1944年8月11日,马晓云在攻打青城附近王家庄据点时被敌人的炮弹打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
“在我的印象里,二伯马晓云是一个特别爱舞刀弄枪的爽快人,记得有一年见到他穿着一身皮大袄,特别兴奋地告诉所有人,我们就要胜利了。”马立修回忆。
传唱一生的峥嵘岁月
“一马三司令”,满门英烈骨,震撼了世人,也让马立修很有感触。
“我这一辈子,亲身经历了国家从战争走向和平,现在国家变强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父亲和所有烈士们的血,没有白流。”他说。
2005年,周村区正式在马耀南的老家设立“马耀南故居”;2014年,国家民政部公布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马耀南、马晓云位列其中。去年,马天民入选第三批抗日英烈。
2005年,退休后的马立修也回到故居所在的北旺村,做起了义务讲解员。15年来,他把这段刻在骨血之中的故事,一遍又一遍讲给前来参观的人听。于是,马耀南的故事,越传越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马耀南故居的展厅内看到,“一马三司令”的雕像前,堆满了游客放置的鲜花。角落里,还有几束花,据说,那是小学生手工一朵一朵折出来的。
“故居开放的时候,经常有学生和周围的村民们来这里参观,了解历史,我们定期组织各种活动,慰问马老先生。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对马耀南故居进行修葺和完善,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马耀南,了解马耀南背后,无数战士流血牺牲,保家卫国的故事。”王成强握着马立修的手说。
随着时光流逝,马立修步入耄耋之年,父辈英雄却永远停留在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永远留在后人心中。
“我有两大愿望:一是希望有生之年,给更多的人讲述父亲的故事;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马立修说完,又望了望窗外。
那一刻,庭院里,春意深深,风停雨住……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邹平讯(通讯员报道)近日,邹平法院长山法庭通过网络庭审系统开庭审理了一起标的额仅3000余元的债权转让纠纷...
邹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