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邹平试验区第一次农品展览会颁奖合影(1931年)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期间的梁漱溟(1934年,山东邹平)
□戴永夏
上世纪30年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为了探求救国之路,在山东邹平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从事乡村建设试验,时间长达七年之久。这一实验虽以失败告终,但却取得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他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成立乡农学校
在梁漱溟看来,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在于极其严重的文化失调。因此,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而中国文化的主体在乡村、农民。因此,实现文化复兴就要从乡村、农民入手,具体来说,就是抓农民教育。
1931年6月,在当时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的支持下,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成立,乡村建设试验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展开。11月,研究院师生300多人下乡,深入到各村组建乡农学校。这项活动3个月后初见成效。他们在全县共创办了91处乡农学校,入学人数达3996人。
乡农学校主要组织农民学文化,启发农民自觉而有组织地进行自救,实施农业改进措施,开展合作运动,改良农村社会。
乡农学校分为普通部和和高级部两类。普通部设在各村,有75处,由不识字的农民自由参加。他们中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和十四五岁的少年。学校每年冬春农闲时开学,课程有识字、时事、农业知识、唱歌、武术等,课本有《乡农的书》等,歌曲有《农夫歌》《吃饭歌》《早操歌》《运动歌》等。高级部有16处,设在各乡,在冬春农闲时开学,时间为3个月,学生是受过四五年教育的男青年。所学课程除普通部所学外,外加乡建理论和自卫训练,培养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为乡村建设事业服务的人才。
1932年县政改革时,乡农学校被乡学、村学取代。
革除旧风陋俗
由于当时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都比较落后,所以一些旧风俗、旧习俗到处泛滥,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危害。因此,梁漱溟的实验县政府成立后,大张旗鼓地进行了革除旧风陋俗活动。
当时,离邹平很近的周村火车站的日本商人,经常勾结当地的地痞、流氓向邹平境内贩卖毒品。实验县政府首先对之进行教育劝说,将印刷挂图等宣传品分发给各学校。同时,在县城设戒烟所一处,各乡自卫队负责调查、摸底,在全县清查贩毒吸毒者。对吸毒者由乡学劝其到戒烟所戒烟,劝说不听的则强制戒烟。对贩毒者则严加惩处,甚至判处死刑。经过几年的努力,邹平境内吸毒者几乎绝迹。
赌博之风在当时的邹平也比较兴盛。对此,实验县政府制定了戒赌办法,在群众中先进行劝教,限期6个月内杜绝此陋习。各乡学自卫队经常进行查访捉赌,发现线索立即采取行动。对初犯者由乡学学长当众责罚,屡犯者则送自新习艺所改造。遇有重要案件,立即报县警卫队协助捉拿赌徒。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当地赌博之风大减。
跟全国一样,当时邹平农村也存在妇女缠足的陋习。为解放妇女,实验县政府号召已缠足的妇女放足。县里还专门成立了放足督察处,由各乡学、村学理事配合,逐村、逐户检查、宣传,对违规者采取罚款等措施,并严禁妇女缠足。
在婚嫁问题上,早婚、买卖婚姻、结婚铺张浪费等现象在当时的邹平农村也普遍存在。对此,实验县政府专门制定了《取缔婚姻陋俗办法》,规定男未满17岁、女未满15岁不准订婚,男未满18岁、女未满16岁不得结婚。订婚时,男方聘礼不得超过150元,违者按行政执行法从重处罚。但在实际执行中,主要还是进行说服教育。
男人留辫子也是当时的陋俗。为此,实验县政府组织人员到各村和集市上检查,进行剪辫子活动。
在文娱宣传上,实验县政府鼓励演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健康的节目。对那些宣传封建迷信、有伤风化的剧目,一律禁止演出。
总之,通过革除一系列的旧风陋俗,邹平的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社会面貌为之一新。
反对封建迷信
反对封建迷信思想,是梁漱溟在邹平搞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时在农村办乡学,校舍是个大问题。有的村没有现成房子,就想把神庙改作校舍,但却受到一些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的反对。有一次,梁漱溟一行从县城来到乡下,亲临一拆除神像的现场视察。只见一位思想顽固的老秀才从围观的群众中跳出来,煽动大家阻止拆除神像,并指着梁漱溟申斥说:“梁院长,你口口声声说要建设乡村,弘扬传统文化。可是像你这样领着人毁神像、坏礼俗,简直是破坏乡村建设,蔑视祖先!”等他说完,梁漱溟心平气和地对大家说道:“神像本来就是人们用手塑造出来的偶像,它既无灵魂,也无生命。乡亲们祖祖辈辈供奉它,膜拜它,可它究竟帮我们解决过什么困难?我们不是照样遭受兵匪的骚扰和天灾的侵袭吗?遇到荒年大家不是照样不得温饱吗?我们兴办乡学、村学,就是让农民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团体组织训练,保卫家乡,这才是真正的富国强民之路。”说到这里,他又把脸转向那位老秀才说:“像你这位先生,如果当初不刻苦读书,只会崇拜神像,怎能像今天这样识文解字呢?……”一席话,说得老秀才哑口无言,群众听了口服心服。原来围观的群众此时也改变了态度,一齐动手,把所有的泥塑神像拆毁扔掉,让乡学很快建立起来。这样,讲迷信的少了,学文化的多了,群众的精神面貌也有了较大变化。
新闻推荐
邹平市高新街道:“三联”模式为村庄连片发展安上“红色翅膀”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 田中岳 通讯员 刘加雷 张兰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持续升级提供了重要指导。近年来,邹平市高新街道坚持...
邹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