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忱洒教坛 争做四有好老师 邹平市黄山实验初中语文教师杨文学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四入之境”

滨州日报 2020-09-10 00:57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

邹平市黄山实验初中教师杨文学在教坛耕耘已28个春秋。28年来,她抱持“满腔热忱洒教坛,争做四有好老师”这一信念,送走落日,迎来朝阳,书写着对学生无言的爱和对教育无限的忠诚。

杨文学对学生真诚热心,关怀备至,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心里永远放不下的是每一个学生,是学生的每一节语文课。

那年秋天,杨文学班上的班长被车撞伤,右腿骨折,这意味着这孩子一个学期不能上学。这是班中成绩前十名的孩子,如果为此休学太可惜了!杨文学决定为他补课。每天晚上7点,只要不是有特殊情况,她都会准时到他家帮他补习语文。在杨文学的指导和鼓励下,这名学生还自学了其他课程。就这样,一学期下来,孩子康复返校,参加年底的期末考试,成绩只是稍有下滑,考了班级第十六名。

杨文学就这样真诚地关爱着每一个孩子,去叩开孩子们的心扉、浸润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敬重她,家长们感激她。杨文学征服孩子和家长们的,还有她的敬业精神。

杨文学平时早晨6点多到校,下午6点半回家,回家后还要备课、批阅学生作业,经常工作到深夜。放了假,她也不闲着,给家长发微信、家访、看书、写文章、练书法。即使父亲生病的那两年中,她也没给学生落下一节课。

那年春天,她的父亲被查出大脑中生出恶性胶质瘤。此后的两年中,杨文学心情很是沉重,踏上讲台时却尽量微笑面对学生;尽量不请假,不得已请假照顾父亲落下的课,一定会找时间补上;备课和批改作业转移到医院的病床上;赶上学校有活动,便在医院和学校之间穿梭。就这样,两年中,杨文学班级管理工作一点没少做,学生的语文课一节没少上,每学期的班级工作和教学成绩依旧名列前茅。

杨文学深知扎实学识是为师之本。为了能做好自己深爱的这份教育事业,她加强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如涓涓细流,荡涤陈旧理念,开启智慧源泉。

在学习和实践中,杨文学逐渐有了自己的教学主张。杨文学一直追求课堂教学的“四入之境”:入情、入境、入味和入法。以入情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让学生喜欢语文,欲罢不能;以入境引导学生感悟文字曼妙,感受文字背后的五彩斑斓;以入味使学生生成深度体验,感受作者涌动的激情、滚烫的热血;以入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揣摩、建构和完善。

所以,在杨文学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有时欢声笑语,有时义愤填膺,有时被感动得泣不成声。她的语文课充满无穷魅力,孩子们喜欢杨文学,喜欢杨文学的语文课。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杨文学以对教育教学的热爱和执着,培育了社会栋梁,也成就了自己。她曾两次被评为滨州市“优秀教师”;2019年10月,被评为滨州市第二批名教师;还曾被评为滨州市优秀班主任,邹平市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内涵建设标兵等。有论文分别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发表。

杨文学曾主持省级课题《“以文育人,经典古诗文的诵与读”策略研究》,市级课题3个:《“举三反一”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数字教材与纸质教材的融合》《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研究》,均顺利结题。

作为滨州市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文学不但积极指导帮助本校教师成长,还和工作室老师们一起扎实开展教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她和本校语文组教师一起探究,不断提高。年轻教师要参加优质课评选,她积极帮助备课完善提升。

杨文学和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6名同事还曾多次到各县农村学校送教帮扶,在滨州市初中语文研讨会上执教公开课或专题发言,给参会老师们送去了新理论、新教法。

新闻推荐

滨州市开展粮食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展示活动 充分展示滨州市粮食生产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成果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孙文杰通讯员赵国红陈恩明报道)“三秋”生产即将全面展开之际,9月1日,滨州市开展粮食生产农机农艺融...

邹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