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位记者编辑走基层讲述“我的国庆观感”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王志学

滨州日报 2019-11-15 08:04 大字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举国同庆!960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土地上,飘扬着红色,洋溢着喜庆。

在滨州,作为主流媒体的滨州日报·滨州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也献上了富有滨州特色、媒体特色的贺礼——组织48位记者编辑走进基层,写出“我的国庆观感”,以小故事讲大情怀,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滨州的发展成就。

其间,48位记者编辑走进10个县市区,用脚步丈量滨州大地,48篇文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饱含深情。从南部山区到北部沿海,从田间地头到繁华城市,从一线到幕后,从过去到当下,从网络到现实,从蹒跚学步的婴孩到见证新中国发展历程的耄耋老人,从老滨州人到新滨州人……48篇饱含爱国情感的精彩文章相继刊发,为新中国献上了生日礼物,也为读者奉上了可品可鉴的新闻作品。

8月,台风“利奇马”肆虐滨州,位于滨州南部的邹平市受灾严重。当时,全媒体编辑部主任邱芹等深入一线采访,记录了滨州人民与台风洪水英勇抗争的故事。国庆期间,她再度走访邹平,来到当时的重灾区长山镇,发现仅隔一个多月的时间,当地的生产生活恢复速度之快让人震惊。她感叹道:“我行驶在长山人都熟悉的西大桥上,桥下的孝妇河平静如多年一样,再看,真的想不起她刚使了顿坏脾气,让两岸百姓遭了殃!路两旁红旗飘扬,村庄、店铺如昔,车水马龙如故。”

在滨州北部的沾化区,曾是土地贫瘠的苦海沿边,盐碱地是限制当地发展的大难题。如今,曾经的不毛之地,逐渐叫响了沾化冬枣品牌,一颗小冬枣成为滨州的亮丽名片,沾化也成为享誉全国的“冬枣之乡”。记者张子强在国庆假期当起了枣农,体验了一段枣农的忙碌时光。他坦言:“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沾化人,尤感冬枣种植的重要性。可以说,种植冬枣改变了老家贫穷的面貌,无论是老家翻盖新房,还是求学、结婚……完成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有冬枣的功劳。”

记者郭向春选择带着孩子回无棣老家探亲,从城市走进乡村,与孩子在慢时光里享受亲情的温馨,也让孩子在感受城乡发展中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式。无独有偶,张婵、王龙等记者编辑也将把与孩子共度假期作为主题,陪孩子观看国庆阅兵式,为孩子讲爱国故事、游览景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生活日常。

“国家有力量,活得才足够任性”“国强则家兴”,这是记者管林忠和笔者所写文章的主题,也是作为滨州日报社中生代与新生代记者编辑工作和生活经历的切身感受。国庆假期,两篇文章都从家庭和个人发展、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着眼,由微观至宏观,抒发国家强大带给国民的幸福与自信。正如管林忠在文中所言,“国家的荣辱已经与每一个国人相连,国家好,我们才是真的好”。

渤海五路,承载着老滨州人对“北镇”的诸多记忆,也见证着滨州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这是一条凝聚着情感和印记岁月变迁的路,也是一条乡愁之路。国庆期间,编辑程海莉再次走过这条路,脑海中闪过的,是她记忆中的滨州之变。再回首,她感慨道:时光流过,渤海五路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滨州的公路从一条路到一张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不断提速,如今已建起了一张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48位记者编辑的足迹遍布滨州大地,他们从农家院里窥探乡村振兴的发展成就,从创城、医护、城市建设一线寻找助力城市崛起的力量,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里发掘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的成果,从新滨州人的视角审视滨州的发展变迁……总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描绘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滨州发展的足迹,抒发着别样的家国情怀。

如今的滨州,高楼林立,四通八达,是鲁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冉冉升起!如今的滨州,山青水秀,草木葱翠,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希望之城,欣欣向荣!如今的滨州,已经在新时代里扬帆起航,朝着“富强滨州”的新目标进发!

新闻推荐

“钢八连”英雄商树信的传奇故事

宁治春在松柏掩映、庄严肃穆的邹平烈士陵园,有一幢巨大的墙壁,上面镶嵌着一方方黑色的大理石碑,石碑上镌刻着金色大字。其中...

邹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