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建成项目3845个年可节约标煤109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41万吨 “绿动力计划”扮靓美丽山东

大众日报 2019-11-12 09:50 大字

□记者 张思凯

通讯员 缪久田 张成泉 报道

本报济南讯 记者近日从省能源局获悉,截至今年10月底,山东省已累计建成“绿动力计划”项目3845个,年可节约标煤109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841万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针对山东省能源结构偏重、偏煤的现状,近年来,全省深入实施“绿动力计划”,清洁高效利用传统能源、深度开发利用新能源,对破解能源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实施‘绿动力计划’,清洁高效利用传统能源,深度开发利用新能源”写入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安排部署。

山东省富煤贫油少气,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大量燃煤锅炉(非电站)消耗了全省煤炭总量的20%左右,污染治理任务艰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全省聚焦企业和居民集中居住区域,依托高效环保燃烧技术,大力推动燃煤锅炉改造。通过上大压小、集中建设大吨位高效环保锅炉,淘汰能效低、排放高、分布散小锅炉,有效破解了长期存在的“家家点火、处处冒烟”问题。截至目前,共建成高效环保锅炉222台、1.08万蒸吨,年可节约标煤33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79万吨。锅炉改造后,由吨煤产汽量6吨左右、煤炭燃尽率90%、锅炉热效率60%分别提高到9吨左右、98%和90%以上;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分别改善10.1%、10.4%、17.6%、13.0%。

在将燃煤锅炉逐步改为环保锅炉、减少大气污染的同时,山东省大力推广“太阳能+”多能互补利用,为“煤改电”“煤改气”提供有效补充。山东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光照时数年均2099小时-2813小时,全省立足太阳能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光伏产业和光热产业协同发展,加速推进太阳能产业开发和综合利用。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建设重点项目3016个,日产热水14.6万吨,年可节约标煤18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77万吨。

山东省结合“煤改电”“煤改气”工程,聚焦企业生产和清洁取暖,将太阳能与空气能、地热能、天然气、电能等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实现了1+1﹥2的效果。位于临沂的山东恒泰皮草制品有限公司“煤改气”后,又建设了220吨太阳能集热系统,用于脱脂洗皮工序,每天可节省燃气消耗2000方,年可节省用能成本200余万元。而邹平市明集镇柴家村采用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三热源互补联供,居民室内温度达到25℃左右,解决了全村230户居民取暖,实现了清洁取暖多元化发展。

面对农村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山东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在全省选取了生物质资源富集、基础工作扎实的阳信、泗水、郓城、邹城四县(市),开展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试点示范,聚焦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依托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大力推广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山东省生物质资源丰富,可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林业废弃物等资源保有量每年折合4500万吨标准煤。”省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处负责人对记者说,“全省根据不同群体的经济条件、生活消费习惯、建筑功能特点等,推广生物质+专用炉具分散式取暖、生物质+锅炉分布式取暖、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三种模式,推动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减少了农村秸秆露天焚烧,消纳了生活垃圾,清洁替代了中小型燃煤锅炉,居民也把‘一把火’变成了‘一沓钱’。”位于鲁北的阳信县深挖本地废弃梨枝、牛粪和家具产业的废弃木质等生物质资源实施清洁供热,年可应用成型燃料50万吨、替代标煤35万吨。

“绿动力计划”不仅减轻了大气污染,美化了山东乡村,还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和居民就业,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积极配合省派“第一书记”、千人下基层等工作,采取“政策支持一部分、企业捐赠一部分、地方配套一部分”的方式,整合资金基金,结合民间资本,惠及更多群众。推广应用太阳能灯具、智慧照明等先进技术装备,实施绿色照明改造工程,提高了用电效率,保障了群众安全出行。截至目前,共支持建成重点项目93个,年可节电1.5亿千瓦时。

新闻推荐

佘春明在上海考察洽谈高端铝产业项目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青博报道)11月7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率团在上海考察洽谈高端铝产业项目。据了解,滨...

邹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