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暴雨面前最美的“逆行者” 邹平长山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纪实

滨州日报 2019-08-16 07:11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吴琼

孝妇河突破警戒水位、范公桥洪水蔓延、村民被困家中,邹平市长山镇8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8月11日,今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青岛至日照沿海一带登陆。受超强台风带来的暴雨影响,8月10日至13日,邹平市长山镇累计降雨量达到379毫米,遭遇了自195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特大洪水。全镇需转移80个村庄的39146名居民,几乎占全镇人口的一半;另外,堤防损坏12处,护岸损坏2处,水闸损坏2座,灌溉设施损坏5处,停产工矿企业400个,公路中断40条,全城供电中断1次,通信中断1次,倒塌房屋约13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约8.6万亩。这次特大洪水,给长山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在这场灾难面前,涌现了众多可歌可敬的救灾事迹。

人民子弟兵:冲在最前面最勇敢的“逆行者”

在危险面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总是选择冲在最前面。面对肆虐的台风“利奇马”,部队官兵和公安、武警、消防应急队伍并肩作战。

8月12日凌晨3点,在市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方协同作战,开始对长山镇孝妇河决口进行最后合龙。8月的夜晚早已没有夏日的燥热,加上台风强降雨的影响,此时空气中颇有寒意。

各路官兵队伍只能借助车前灯、手电筒开展防汛抗洪工作。暴风雨中,雨衣早已失去作用,他们撸起袖子、挽起裤腿冲在最前面。在部分积水区,他们甚至是泡在洪水中抢险。

12日下午2点左右,得知荣晟纸业宿舍区几十名职工已被困2天,普通车辆又无法进入,30多名武警官兵分批次乘坐铲车、驾驶冲锋艇入水救人。第一批被救者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一上岸,大家异口同声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

面对灾情,他们选择做最勇敢的“逆行者”!正是他们用坚实的臂膀背起老人,用最美的“公主抱”抱起孩子,用坚定的语气告诉被困群众:“别怕,我们来了!”

基层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抗台风救灾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早一点转移,群众就少一分危险;早一点排除隐患,他们就多一分安全。

8月11日,邹平市委书记皮台田,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军权等冒着暴雨赶到长山镇视察指挥防台风防汛工作。长山镇党委书记马龙、镇长田旭升同全镇机关干部24小时值守,以守土有责的责任感开展抗灾救灾,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台风来袭,强降雨导致洪水决堤之际,冲在最前面的,还有责任区和周边村的党员干部。在小井责任区,大齐村、小井村主动为小祁村分担泄洪压力,小位村、西店村等主动为下游村分担泄洪压力。

当前,台风已过境,暴雨已停,所幸全镇群众生命安全得到全面保障。然而基层党员干部并未停止奔忙的脚步,在一个个救援现场,在范公小学、长山初中、苑城小学等多个临时居民安置点,在便民服务中心救灾物资捐赠处,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一幕幕暖心的场景涌上心头。

小井责任区总支书记孙珂泡在水里指挥抢险,眼睛熬得通红,已经四天三夜没好好休息了。在前店村,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帮助88岁的徐大爷和91岁的老伴转移出危险地段时,老人感动地说:“多亏了你们!感谢共产党!这要是在旧社会就没法说了。”

在灾情面前,摄影机或许能记录下他们熬红的双眼和逆水而行的身影,却无法拍摄他们内心的焦灼与担忧,无法用影像传达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强烈信念。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岁月静好,其实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吧!

志愿者、服务队:汇聚起与长山人民共度时艰的巨大能量

灾害无情人有情。志愿者迅速行动,积极参与抗台风宣传、群众转移、受灾群众情绪疏导等各项工作。在受灾严重的长山镇,志愿者们主动靠前,排查安全隐患,蹚水营救群众,搬运装卸救援物资。

在灾害面前,还有一群没有标志性服装的人也在积极参与救灾。他们是主动解救受困老人、儿童的乡村振兴服务队;是自发组织起来参与救援的越野车队;是慷慨捐助救援物资的政府部门、企业、银行干部员工;是热心提供医疗援助的医护人员;是无偿给转移群众送面包送包子的店主……他们力量虽小,汇聚起来却是与长山人民共度时艰的巨大能量。

新闻推荐

第三届“醉美台子”无花果采摘季本周六启动 8月17日至25日将举行系列活动,邀您前来采瓜果、品美食、赏音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淑霞通讯员魏静报道)绿意弥漫醉人眼,瓜果飘香沁人心。在邹平市台子镇十公里水果长廊,20多个品种的...

邹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