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社区成立红色老兵志愿服务队,帮助居民解决清洁、维修等问题,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咱们老兵退伍不褪色!”

今日周村 2018-11-05 08:13 大字

□本报记者   李莹

11月2日上午9:30,家住电厂三宿舍的74岁居民仇传玎对着家里漏水的水龙头犯了难:孩子们都上班暂时不方便过来,卖水龙头的不一定肯上门维修,怎么办?仇大爷决定向光明社区求助。

“大爷,您这是去哪啊?”仇大爷还没走到居委会,就遇到了在社区巡视的红色老兵“帮你办”志愿服务队的3名队员。“小韩啊,俺家水管漏水,你能去给看看不?”仇大爷很是着急。“瞧您说的,没问题,咱们走!”队长韩克涛的一句话仿佛给原本着急的仇大爷服吃了一颗“定心丸”。韩克涛等3人来到仇大爷家中,经过仔细检查,发现仇大爷家的水龙头是老式塑料开关,使用到一定年限后开始老化引起漏水。韩克涛和赵赋聪两人先用塑料袋把水龙头缠住,防止继续漏水,刘朋则迅速从居委会取回一个不锈钢水龙头为仇大爷安装好。末了,三人还将维修中弄脏的卫生间打扫干净,并给仇大爷留下了印有服务队队长韩克涛联系方式的名片。这样,老人以后再遇到问题就可以直接打电话联系了。“真是谢谢你们了,有你们,我们在这真是住得安心啊!”仇大爷感激地说。

仇大爷告诉记者,这不是老兵们第一次帮助自己了。2017年的某天,仇大爷要去给邹平的亲戚送东西,临走时才发现电动车没气了,去补胎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仇大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居委会,老兵们二话没说就把电动三轮车借给了仇大爷,临行前还帮仇大爷检查电量情况。最终,仇大爷按时把东西送到了亲戚手中。从那时起,仇大爷逢人便夸社区红色老兵“帮你办”志愿服务队的热心和周到。

光明社区红色老兵“帮你办”志愿服务队成立于今年6月,拥有50位队员。其中,4位平均年龄54岁的退伍老兵是主力成员。社区日常巡查、环境保持,帮助居民疏通下水道、维修水管,协调药材公司宿舍直饮机供水,替高龄居民跑腿办业务……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对我们来说,居民的困难和需要就是命令。”52岁的韩克涛说,为了给居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他将社区配备的手机随身携带,希望居民在困难时随时联系自己,以帮助解决问题。56岁的刘朋是最早来到社区的退伍老兵,“工龄”已一年有余,性格开朗、爱好文艺的他喜欢看书和写诗,有着“红色诗人”的美称。在今年的创卫迎审中,4位老兵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每天5点钟就开始巡查,规范凤阳路占道经营秩序,监督、劝阻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遇到乱堆乱放和乱搭乱建等问题,老兵们都是撸起袖子亲自上阵,努力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53岁的赵赋聪话不多,但干起活儿来一点也不示弱。巡查中,他和队友发现社区某处有私自搭建的简易厕所,推倒石棉瓦、解开捆绑的铁丝、清除污物、填土……赵赋聪带头和队友们共同将这处简易厕所拆除,衣服脏了、手破了却浑然不知。58岁的崔希和是最年长的“老班长”,虽然身体不太好,但他依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依然坚守在岗位为居民服务,入户、统计数据、替行动不便的高龄居民跑腿盖章……每位老兵都在用实际行动默默奉献着。

“服务队的这四名老班长经受过部队的洗礼,满身都是正能量。”光明社区党委书记贾延美表示,老兵们为社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社区也对他们增加了一份尊重。光明社区为四位老兵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室,提供了电钻、铁锨、扳手等工具,区民政局还为他们购买了社会保险。“虽然退伍很多年,但部队的红色精神我们一直没有忘记。部队这个大熔炉把我们锻炼成红色老兵,不管退伍与否,我们还要继续发挥老兵本色,做到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风采!”采访最后,刘朋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滨州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15次会议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隆卫通讯员张岩凯报道)10月29日至31日,滨州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15次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

邹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