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再生技术“诊疗”S246庆淄线邹平段 实现旧路面材料100%再生利用,重新摊铺路面一次成型

滨州日报 2018-10-10 15:47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田中岳通讯员刘睿

9月25日,在S246庆淄线邹平汽车站至邹平周村界段,一组类似列车的设备在路面上施工。

前面三辆加热机车以每秒3-5米的速度驶过路面,加热机车下部加热系统利用热风循环技术,利用500—700摄氏度的热风做介质对路面进行加热,加热机车过后,深度约6厘米的路面被加热到180摄氏度。

随后,加热翻松机对路面进行翻松,并根据路面情况和施工前配合比试验,在翻松后的原路面上加入3%—6%的再生剂和10%—20%的新沥青混合料,撒布再生剂。自卸车添加新沥青料,后面的加热复拌机将路面材料收集、加热、拌合,与新添加沥青料进行复拌生成新混合料,并再次对路面进行加热,最后由摊铺机和压路机对路面进行摊铺与压实,重新摊铺路面一次成型。

2016年,市公路管理局公路养护处投资2600余万元,购置了SY-4500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机组,继稀浆封层、同步碎石封层、道路密封胶灌缝技术后,填补省内公路系统空白,再次领军全省公路建设行业,成为公路事业建设的先锋。

“以往公路养护,沥青路面最常用的养护方式是铣刨重铺,旧路面材料一般都是废弃,而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不用铣刨路面,不产生建筑垃圾,只需对路面进行现场加热、耙松、添加外加材料、拌合、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百分百原价值就地循环再生利用,碳排放量不到传统工艺的10%,施工效率提高3倍以上,路面的抗剪强度提高了2至3倍,具有经济、环保、优质、高效等特点。”市公路局养护处处长李栋介绍说。

2018年7月17日,市公路管理局公路养护处首次将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正式运用于国家重点公路工程建设,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走在了行业前列。

目前正在施工的S246庆淄线邹平汽车站至邹平周村界段是S246庆淄线邹平段的组成部分,是邹平县的南北交通干道,起着北连滨州市黄河北部地区与滨州港、南通淄博的重要交通运输功能。此次施工道路是邹平县城的主要南、北、西向出口,对邹平县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交通运输作用。自改建升级以来,由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承担的交通运输量增长迅猛,因此随着道路运营进入使用年限中后期,路面病害不断出现,已影响到道路通行质量和服务水平,亟需维修养护。

此次施工任务为:1、S246庆淄线邹平汽车站至鹤伴二路段(K115+452—K121+270,长5.818km)及S321寿济线邹平汽车站至邹魏路口段(K119+227—K121+270,长2.226km)铣刨行车道范围原路沥青面层及二灰碎石上基层,对行车道下基层及硬路肩的病害进行维修处治后,行车道回补18cm水泥稳定碎石+乳化沥青透层+热沥青预拌碎石封层+8cm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至原路面顶,最后全断面统一铺筑改性沥青粘层+4cm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石灰岩)。2、鹤伴二路至终点段(K121+270—K128+770,长7.5km)对原路面病害维修处理后,对行车道、超车道原路4cm沥青上面层实施就地热再生。

相比于传统路面养护工艺,就地热再生技术高速高效,节能环保,不损骨料,不生废渣,达到了100%再生利用,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

新闻推荐

深推“一次办好”优化营商环境 ——滨州市着力构建符合滨州实际的“一次办好”改革体系,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显增强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李伟伟通讯员宋国栋王大恺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是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

邹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