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话党恩
○刘秉石
前两天我回老家黄河镇北大寨村,饭后和二侄子聊起长明子丧事的处理情况,随即又说起俺村很多民生之事,件件无不感受到党的关怀及政策的英明。
长明子是我的三侄子,他因家境及本人条件差,三十多岁才娶上个弱智媳妇,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孩,很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因家庭贫困,村领导为他申请了低保,加之勤俭持家,因而过上了温暖幸福生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长明子去年冬患上了肝癌,已是晚期,尽管住院治疗但仍未挽回生命,撇下了弱智妻子和十岁的女儿,娘俩生活无依无靠,十分可怜。村里领导帮她们跑民政,向镇领导反映实际情况,通过各级部门的协调,终于得到了解决,妻子的低保金由娘家人代领,等到一定时间可入住敬老院,女儿由济南市福利院收养,长明子生前的医疗费已按医疗保险规定报销。由此可见,是党和国家民生政策救了这家孤儿寡母。这件事感动了全村人,有不少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人都说:“历朝历代哪有这等好事,只有共产党才能做到!”
我跟侄子接着闲谈,问宝玉子老伴去世后生活怎么样。二侄子说:“宝玉哥是老复员军人,每月可领生活补贴450元。他身体健康,原是农村厨师,能自己做饭吃。虽有两个儿子,但他仍愿自己生活,儿子按时给零花钱,日子过得可舒坦。不光他,所有复员军人都有数量不等的生活补贴,他们为这段当兵经历感到自豪!”我又问到小木子、大社子和懒子的生活情况。他说:“他们无妻无子,六七十岁的人了,身体硬朗,干些零活有点小收入,加之享受低保,家庭虽有缺失,但同样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对于那些外出务工人员,经我俩交谈,有了更多了解。
俺村地处偏远,离邹平魏桥较近。早在2010年前后,魏桥纺织业大发展,我村绝大部分青年男女进厂当工人。该单位至今发展不错,工资待遇较高,有福利房,当年我村那些打工的如今都已成家立业,子女在本单位上学,家家有车,回家看望老人很方便,职业稳定,生活很是舒心。
再就是青壮年夫妇来明水打拼,有的干建筑,有的搞装修,有的跑运输,有的做生意,自主创业,收入可观。不少人当了老板,带领群众致富。绝大部分买了楼,其子女在明水上学,全都过上城市的生活。每当跟他们说起话来都流露出抑制不住的知足感。
至于留守人员有在家的好处。无论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或开商店,他们都因人而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管做什么都不错。人们忙而不累,乐在其中。闲时,唱歌跳舞丰富文化生活,和城里人没大的差别。老年人凑到一块说说笑笑无愁无忧度晚年。
饮水思源。今天我们都过上了幸福生活,多亏了党的正确领导,是党开创了致富路,是党帮助落后地脱贫,关爱老弱病残孤儿,真是天大地大不如共产党的恩情大。现在老百姓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坚定不移跟党走,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郭刚通讯员崔松报道)从今年7月份开始,邹平县决定利用2年的时间在全县各镇(街)858个行政村(居)中开展镇级...
邹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邹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