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强滨州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重塑性变革赢得可期性未来

滨州日报 2021-12-29 00:42 大字

(上接第一版)

诚如此言。数据指标、可感变化,不仅体现在总量扩张、增速加快、指标攀升上,更体现在结构优化、质效提升上。持续搭平台、集要素、优服务、做生态,滨州市“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格局日趋完善。魏桥国科研究院院系、研发中心、产业园一体建设,科研统筹、教育、产业研发、创新创业、创投五大平台一体打造。超高精细光刻胶、铝基复材、弹性应变传感器、激光选通成像等“中科系”国字号科研成果批量转化、落地试产。这些充分证明滨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战略性、突破性、引领性变化,高质量发展的成势之效更加彰显、胜势之基更加稳固。

对滨州发展成就,省委领导多次予以高度肯定,指出滨州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方面有了新变化、新进展、新成效,干部队伍精气神提起来了,干劲拼劲更足了。

“83”工程统揽“十四五”开局之年工作全局,“战略性、突破性、引领性”充分凸显

面对“十四五”开局之年,年初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重点实施“83”工程。“8”就是八项重点,即规划引领、国家战略、“双型”城市、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民生保障;“3”就是每项重点工作按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事项进行分解落实。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前进道路上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就滨州实际而言,实业“家底”厚实但创新驱动不足,是制约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滨州通河达海、贯通南北,但没有形成“内捷外畅、立体高效”的交通格局,是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冲出阴霾。新的历史起点上,“83”工程以大思路运筹大棋局,以大格局应对大变局,聚焦大事要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全盘活”,推动滨州市体制机制、发展环境、基础支撑、经济结构发生了“关键性变化”,突破“岩石”一寸,上涨信心一尺,以时度效的联动变化实现整体突破。

“83”工程涉及许多事关长远和未来的战略大计,全市上下立足滨州实际、着眼未来发展,先行一步、看高一眼、深落一层,用好比较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中开辟未来、走在前列。推进“83”工程,滨州“赢在战略”。

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开放新高地,滨州市把完善“四港联动”畅通现代物流体系作为战略工程来抓。随着渤中19-6凝析气田登陆,一批高端化工项目陆续落地,一个庞大的沿海产业集群呼之欲出,成为支撑未来滨州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渤海先研院提供全方位全生态的创新资源公共服务,闯出务实有效的“滨州科创模式”,一期签约入驻机构167家,创新策源地、转型主引擎作用显现,擦亮了“智者智城”品牌,牵引滨州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接续攀升,被纳入全省区域发展重大布局。

全面开启关系全局的深刻变革,“83”工程引领主导产业向“战新”产业转型、传统产业向优势产业升级,滨州在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按照“企业布局园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品品牌高端化”思路,滨州市在全省率先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33个产业园区,园区产业占比达到80%,省级以上开发区“十强”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达91.46%,产业聚集度达91.47%。

12月10日,记者在“83”工程重点项目阳信县绿色大家居产业园采访时了解到,该园区总投资9亿元的万华禾香(阳信)年产25万立方米无醛人造板及8000万平方米贴面板项目将联机试车。公司经理邓立杰说:“我们以农作物秸秆和果树枝条等为原料制造人造板材,将助力阳信打造百亿级绿色家居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高端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高端稀土特钢新材料保障基地、再生铝循环产业基地、国家粮油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医养健康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逐步成型,黄河科技产业园、黄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邹平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10月下旬,魏桥轻量化基地首台全铝车身在滨州下线并将开始批量化生产。该车身突破了10多项“卡脖子”技术,重295公斤,比传统钢结构车要轻30%左右,将应用在电动物流车上,标志着魏桥创业实现了“铝水——轻量化零部件研发、制造——整车组装”的全产业链运转。魏桥轻量化基地5个项目年内投产,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汽车轻量化研发试验制造基地快速崛起,中高端铝制品占比达到63.6%。

12月15日,市发展改革委动能转换推进科作为全市和全省发改系统唯一入选单位,被表彰为“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示范单位”。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庆霞说:“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产业政策倒逼,滨州市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塑为契机,走出一条基于滨州实业基础上的新旧动能转换之路。”

一年来,五大“战新”产业、五大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四港联动”、国企改革、科创城建设、智慧城市运营等改革攻坚行动深入实施,推动全市发展层次、转型质效呈现全方位、系统性、结构性变化,构建起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四梁八柱”。

这些成绩的取得,验证了“83”工程作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性、突破性、引领性工程,取得了积极有效的重大成果。

富强滨州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重塑性变革、赢得可期性未来,进入稳健发展期、突破跃升期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逻辑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既注重解决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又注重集聚放大比较优势,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滨州实际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富强滨州建设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重塑性变革、赢得可期性未来,进入稳健发展期、突破跃升期。这不仅体现在纵向比较的跨越提升上,更体现在横向比拼的走在前列上。区域综合实力跃升,主要经济和民生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省争先进位,踏上了以前可望不可及的台阶。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战略地位优势跃升,环渤海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国家级交通主枢纽城市地位加速凸显,赢得了过去想获得而没有获得的重大机遇。滨州将不断增创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体系、体制创新等比较优势,积蓄起强大潜在势能。

近日,跨越山东、河北两省的漳卫新河特大桥顺利合龙,大桥雄壮的身姿完整呈现出来,秦滨高速山东段年底前将实现贯通。滨州市“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港口机场立体联通格局加快构建。全年预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65亿元,投资总量、建设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双型”城市建设持续深化,科创驱动能级跃升,科技创新聚势赋能,“战新”产业、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版图中的重要增长极,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滨州市坚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以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民生幸福指数跃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全省前列,“三保”全部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成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年来,全市上下坚决扛起“山东走在前列,滨州担当什么;富强滨州建设,百姓得到什么”历史使命,持续激发“能行成”的自信力量和“战拼抢”的精神状态,叫响了“智者智城、志在滨州”城市品牌,引领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新闻推荐

趣味剪纸促“双减” 欢欣鼓舞迎虎年

元旦春节临近,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爱剪纸”社团的小学生们在辅导老师杨芳的指导下,创作了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以生...

阳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