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保为民工程”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安心更省钱 “医保为民工程”统筹推进50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滨州日报 2021-11-05 00:55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通讯员赵菡

今年以来,滨州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医保创新突破年”为抓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实施“医保为民工程”,统筹推进待遇保障、DIP改革、药品集采、优化经办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基金监管等50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进一步完善六方面惠民政策,用心打造惠民医保,让医保政策更有温度

医疗保障事关千家万户幸福,提高医保待遇水平是民心所盼。今年以来,医保局首先做的一系列重点工作,就是持续提高医保待遇水平,确保“该提的提起来”。在去年调整完善居民、职工、慢病、生育、扶贫等24项医保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滨州市又调整完善了6个方面的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职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额补助、公务员补助等基本待遇体系不断完善。

在居民医保方面,普通门诊400元封顶线不动,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了60%;在职工医保方面,普通门诊年度报销限额从1000元提高到了1500元,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了65%;在居民“两病”待遇方面,二级医院门诊用药取消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调整为60%;在门诊慢性病方面,居民的乙类门诊慢性病年度支付限额由每病种2500元提高到了3000元;在大病保障方面,职工住院费用从20000元到200000元之间的个人负担部分纳入了大病保险;大病保险的特药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了80%;戈谢病、庞贝氏病、法布雷病等3种罕见病必需的特药纳入了报销范围;在个人账户方面,开通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功能,实现了家庭成员之间调剂使用,大大方便了全家人就医。

打出医保控费降负“组合拳”,用情打造利民医保,让改革创新更有情怀在为群众提高医疗保障待遇水平的同时,市医保局也在积极开展“减负”工作,确保该降的降下去,持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围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我们在支付方式、药耗集采、价格管理、长护保险等方面锐意创新,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市医保局局长王景军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医保局打出了医保控费降负“组合拳”,持续深化医共体、中医药、非公立医院、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时,积极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57种国家集采抗癌药、慢性病药品全面落地,平均降价幅度60%以上,心脏冠脉支架从2万元降到了700元。“原先不了解医保政策,每月买药得花一千多块钱。后来办理了慢性病申请医保报销,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开支。尤其是这两年,药品价格大幅下降,我每月的医药费用只花几百块。”年逾六旬的市民张老先生说。为此,他还专门给医保局工作人员寄去了一封感谢信。

与此同时,市医保局深入实施价格管理,调整理顺了288种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价格,对226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内涵等内容进行了修订及明确,大幅减轻了群众家门口看病负担。同时,全面推进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从保障失能扩大到了45名重度失智,从本地扩大到54名异地居住。

将重度失智人员纳入职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从根本上解决了重度失智人员的护理难题。王大妈的老伴是滨州市一名退休职工,因患阿尔茨海默症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现在住在养老院,并享受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多亏了咱们的护理保险,现在老伴在这里住着,护理保险每月给报销2000多元,我们自己花钱少了,而且有专人照顾着,生活规律了,也不怕他走丢了。”家住滨城区的王大妈对医保局巡查人员说。

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用力打造便民医保,让医保服务更有效率

“方便,太方便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面对医保局工作人员,阳信县机械厂退休职工周永林老人激动地连声道谢。一个月前,他住院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以前也办过慢性病,知道阳信县的参保职工应该回阳信县医保部门申请慢病,但是年纪大了回去一趟很不容易。”周永林说。这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拿着材料来到了市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经办窗口,没想到当场拿证,以后他再也不用专门跑回阳信拿药,在市里的定点医院就能现场报销医药费了。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市医保局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持续优化群众办事便利度,补短板,强弱项,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努力让医保服务更加便利、快捷、暖心、贴心。

今年,滨州市实现2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医保服务站全覆盖。高频事项下沉医院端实现“当场办”“即时办”,符合门诊慢性病办理条件的,在医保服务站直接办理,次日即可享受待遇,目前已为14527人即时办理门诊慢性病待遇确认。同时,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现省内“一卡通行”,全市1421家职工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全部纳入“一卡通行”结算平台,本市参保职工在省内其他市定点医药机构享受市内同等服务。截至目前,本市参保职工在其他地市个人账户支付医药费用286.21万元,外市参保人员在滨州市刷卡、刷码支付435.69万元。滨州市还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目前,辖区40家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国家结算平台,本地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即可在就医地选择任意一家定点医疗机构报销门诊费用。除此之外,滨州市还实现异地就医备案实现掌办、秒办、自主办,积极落实跨区域通办和帮办代办,并将大病保险纳入跨市异地就医一单制联网结算。

“我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市域内与工会互助一单制联网结算,巩固了优抚补助、医疗救助、扶贫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一单制联网结算,有效减轻了异地就医患者经济负担,免除群众来回奔波之苦。”市医保局党组书记董希国说,下一步,滨州市将持续深化“医保为民工程”,聚力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走进地头、干在心头,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该提的提起来,该降的降下去,该优的优起来,该管的管起来,交出一份“富强滨州建设、百姓得到什么”的合格医保答卷!

新闻推荐

催 收 公 告

证件号码91371622764807023337232319860626241237232319850830212691371622764807023337232319820119211091371622684827...

阳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