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老战友,做梦都想见到他

老年生活报 2021-10-27 08:16 大字

[摘要]老兵寻战友 期盼再续战友情

战争年代,战友之情,刻骨铭心。家住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现年73岁的谷保祥是一位退伍老兵,老人如今有个心愿,想找到当年跟自己一起并肩作战的老战友邵明梅,再续昔日战友情谊。

★军营初识似兄弟

50年前,征兵号角一响,来自天南海北的热血青年应征入伍,在军营里,他们结下深厚的战友情谊;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军营里的号角声依然清晰,老兵们却已经分散到大江南北。因曾经通讯不便、住址不详等因素让昔日的老战友无法联系,成为遗憾。

1965年,滨州市阳信县水落坡镇北曹村的村大喇叭广播征兵消息,17岁的谷保祥闻讯后热血沸腾,他希望自己能投身部队,报效祖国。响应号召的同时,在家里人的支持下,谷保祥从当时的文登县晒子公社正式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烟台26军33师6034部队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员。“当时部队的信息是要保密的,现在可以公开,‘6034部队’是当时的代号,实际上应该是99团。 ”谷保祥说。

在军营里,谷保祥认识了“邵文书”邵明梅,“一米七的身高,中等身材,有一点驼背、小平头……”提起当年的营中好友,谷保祥记忆犹新。“他是我们团的文书,战友们都喊他‘邵文书’。他比我大五六岁,为人温和,乐于助人,平时很照顾我。 ”谷保祥说自己与老战友“邵文书”很对脾气,两人就像亲兄弟一样互帮互助。

★军营往事回忆多

“因为一把手枪,我们成为好友。 ”据谷保祥回忆,当时作为新兵的自己刚到部队卫生队,人生地不熟,虽然谷保祥做医疗救助服务工作,但按照部队当时规定,每位卫生员都配有一把手枪。因工作原因,谷保祥和战友们的手枪都需要交给战友邵明梅保管。“邵明梅帮我们卫生队保存的手枪,数量多,时间长,但枪体没有一丝锈迹。 ”邵明梅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深深打动了当时的谷保祥,从此之后,谷保祥对邵明梅多了一份敬佩之情。

“我的二胡也是‘邵文书’教会的。 ”对于老战友邵明梅,谷保祥回忆颇多。原来,谷保祥曾经参加过团部的文艺训练队。当时队里有一把闲置二胡,队长看他喜欢就将二胡送给了他,但谷保祥根本不会拉二胡。邵明梅知道后,就找到谷保祥,手把手地教他练习二胡。 “我还记得当时学习的第一首曲子是《打靶归来》,当时白天工作忙,他就抽出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教我,我很感动。 ”

★古稀之年盼重逢

“想在有生之年,再次见到同甘共苦过的好战友。 ”据谷保祥回忆,邵明梅于1968年复员后,就回到了老家烟台市海阳县大山镇邵家村,而自己也在1970年复员回到了家乡。在上世纪70年代,因为当时的通讯还不够发达,谷保祥通过书信尝试联系过邵明梅,但没有收到回信。之后的这些年,谷保祥心里一直惦记着老战友,他通过建立“6034部队”微信群尝试找寻,目前群里有一百多人,但对于老战友邵明梅的情况,却无人知晓。“如今年纪越来越大,记忆力也越来越模糊,但是内心对老战友邵明梅的惦念却越来越深,就想见见他啊。 ”谷保祥说。

“做梦都想见到他,希望你们帮我找到他,帮我完成心愿。 ”只要有一丝找到老战友邵明梅的希望,谷保祥都会尝试。通过其他战友介绍,谷保祥得知本报的寻亲热线可以帮助寻人,便第一时间打来求助电话,希望本报能够帮他找到老战友,圆梦古稀。

如果您认识邵明梅,请联系谷保祥:18265715654,或者拨打本报寻亲热线:0532-66610000。记者 王镜

新闻推荐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六大产业齐头并进 农民群众致富增收 丰收节里话丰收 滨州农业再交喜人答卷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曹龙龙宋芸

又是一年丰收季,滨州大地,粮食丰收,棉花吐絮,瓜果飘香,鱼虾满池……到处一片物饶人喜的丰收景象。9月28日,山东省庆祝2021中国...

阳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信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