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0万亩综合评价全省第二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刘沙沙

滨州日报 2021-03-31 07:58 大字

滨州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规范化管理、创新式发展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0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20万亩,粮食产能提高10%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及成效情况综合评价全省第二,为全市粮食产能持续稳定在70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滨州市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安排上,优先向全市划定的30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00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倾斜。2019—2020年,共在“两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5.4万亩,占全市任务总量的79.8%。

滨州市高标准农田在建设内容上突出推进高效节水灌溉,2019—2020年,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25万亩。同时,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改良土壤同步推进,有效促进了耕地质量全面提升。以滨城区中裕合作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实施了水肥一体化工程,将沼液和黄河水按1:10比例混合灌溉,将施肥和灌溉同步进行、一体化管理,在有效提升土壤肥力的基础上,可减少化肥施用量约50%。2020年,滨州市把加快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纳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计划2020—2021年依托“土壤保育院”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布设约1000个监测点,通过比对检测前后数据,查找土壤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集成推广土壤改良、碱化治理修复等相关技术,提升耕地质量。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为此,滨州市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涉农企业、单位等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运行管护,探索建立委托养护、合同养护、承包养护等管护新模式,积极参与构建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及专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长效管护机制。当前,滨城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灌溉个人托管模式和阳信县企业托管模式,都建立起了良性循环管护机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实现了显著的节水、省地、省肥、省工等效益。据测算,目前滨州市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灌溉成本每亩可节省开支约50%、节约工时至少4个,粮食亩产可增加200—300斤。

下一步,滨州市将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优先选择水土资源条件好、开发潜力大、配套能力强、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的县市区实行整县推进模式,力争打造两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基本实现县域内适宜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耕地基本覆盖;力争于2022年前把30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00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打造全市粮食生产核心区。

新闻推荐

阳信制定零基础学审批教程助推服务水平再提升

滨州日报/滨州网阳信讯(通讯员王建平报道)今年以来,阳信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涉农事务科工作人员坚持业务学习常态化,利用下班等...

阳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