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专班:推动全市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滨州网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 庞丹

滨州日报 2021-01-21 13:42 大字

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全市能源行业围绕“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动能转换”这一核心任务,因地制宜推进光伏、风电、生物质、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呈现出速度快、结构优、后劲足的特点,主要指标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圆满完成滨州市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2020年底,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24亿元,同比增长44%,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354.32万千瓦,是2017年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2.5倍。全市能源结构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专班专注,高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2019年初,市政府先后成立了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新能源产业“双招双引”专班,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形成了部门合力。专班派专人盯上,对全市新能源资源情况、产业发展进行分析研判,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路径,高效率、高水准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强化协调配合,细化工作措施,构建起制度健全、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新能源产业推进体系。

明确方向,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三年以来,新能源产业专班全力做好“五个一”,即“一个产业规划、一个工作方案、一个集群化发展细则、一个建设管理办法和一个专家智库”。先后编制印发了《滨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施细则》,针对光伏、风电、生物质、地热、新能源汽车产业等8个重点领域,细化了产业发展路径、目标和方向。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风电光伏建设管理的通知》,明确了“上大压小”“上优压劣”“上实压虚”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原则,推动实现新能源开发和产业协同发展。制定了《新能源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全力开展新能源招商引资工作。2019年5月,滨州市公布了新能源产业首批专家智库名单,在产业规划、政策制定、项目评审等方面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先后形成了《滨州市风电、光伏发展规划报告》《滨州市绿色低碳城市“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报告》等调研分析报告,为实现新能源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高,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对接龙头,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布局

三年以来,滨州市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快推进新能源招商引资工作。编制完成新能源产业招商“三图三库”,按图索骥,先后对接三峡、大唐、金风科技、协和、特变电工等新能源龙头企业,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开展各类省内外招商活动20余次。2019年12月18日,市政府与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新能源产业深化合作协议》,2020年4月30日,市政府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关于推动建设山东省现代能源产业基地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0月14日,无棣县政府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协和集团等有关企业合作协议已形成初稿拟于近期签订。2019-2020年,全市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42.73亿元。

重点突破,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光伏发电——集中式与分散式、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共同推进。坚持集中式、分布式相结合,光伏产业发展明显增速,截至目前,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69.3万千瓦,是2017年底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的3倍以上,工商业分布式和个人户用发电规模达到83.8万千瓦。大力推进光伏扶贫工作。累计建成投运的22.52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直接帮助沾化、无棣、阳信、惠民四县88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积极推进“光伏+”综合开发利用,开展农光、渔光互补项目建设,先后建成惠民永正牡丹农光互补发电项目、沾化通汇30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等。其中通汇30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为目前国内单体装机规模最大渔光互补项目,年可发电4亿千瓦时,同时光伏板下年均亩产南美白对虾、盐田虾200斤,年收益1.82亿元左右,呈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方共赢新局面。

风电——产业由资源开发向装备制造不断延伸。近年来滨州市按照整体规划、分布实施、集约节约的要求布局了一批风电项目建设落户,积极推进风电产业由资源开发向装备制造发展,单体项目装机规模逐渐由3万千瓦向10万千瓦及以上规模过渡。截至目前,滨州市已建成风电装机容量157.87万千瓦,比2017年底增长了一倍。同时,滨州市积极探索向风电产业上下游延伸,在风电装备制造领域持续发力。山东国创风能装备有限公司,由一家从事模具、砂箱制作的铸件生产企业逐步发展为一家风电装备全链条产品生产企业,企业积极引入新发展理念,瞄准了技术含量、附加值更高的风机整机制造行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9 年企业成功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现有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等39项,其与金风科技共同投资的山东润龙风能装备有限公司大功率(6兆瓦以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部分车间已投产,年产风叶产品产值18亿元。

生物质能——走在全省发展前列。2018年以来,滨州市积极推进生物质多效综合利用,推进生物质在成型燃料、热电联产及清洁供暖、生物质天然气等领域全面发展。以生物质清洁取暖为例,滨州市阳信县首创阳信县生物质清洁取暖新模式,基本实现了县域全覆盖,较“煤改气”、“煤改电”使用成本分别降低52%、51%,阳信县金缘生物质热电联产清洁供热示范项目被评为2018年全国“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阳信县温店镇、惠民县李庄镇被评为首批山东省绿色能源示范镇,滨州市为全省唯一两个村镇同时入选地市。

氢能源——21世纪终极能源发展在滨州市破题。滨州市氢能资源丰富,工业副产氢气产能23万吨/年,同时可通过风能和光伏发电实现绿氢稳定生产,通过新能源发电供氢能力可达20万吨/年。近年来,滨州市积极克服传统能源体系短板,鼓励氢能优势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开展产学研协作,以滨化集团与清华工研院合作为代表,引入了氢能生产、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链项目。滨化集团与清华工研院合资成立了山东滨华氢能源有限公司,2019年6月8日,山东滨华氢能源有限公司第一期氢燃料电池用氢正式投运,产能500 Nm3/h,可以满足1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氢能使用需求。目前主要向北京、河北等地区输送,同时滨州市正在积极布局一批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打造国内首个万吨液氢生产基地,可以预见氢能产业将在滨州市新能源领域全面起势。

沾化电厂清风湖10万千瓦光伏扶贫发电项目。

省绿色能源示范镇惠民县李庄镇——储能+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冷暖站,为青龙苑小区26万平方米住宅实现清洁供暖。

通汇30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

新闻推荐

■“滨州双拥永远在路上”系列报道之六 何同岐:退伍不褪色 岗位建新功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通讯员于伟刘文彬

“军装在身,我是百折不挠的人民子弟兵;脱下军装,我依然还是个兵。”何同岐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退伍不褪色,“兵”的责任和担...

阳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