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老本,阳信梨发力高端市场
中秋时节,阳信县梨园迎来成熟季,行走在村落田间,道路两侧梨园内时不时看到有农民在摘梨,运输梨的车辆也不时往返穿梭,一派忙碌的收获景象。
“快来尝尝咱们的早酥梨,这是前几年引进的新品种,口感和雪梨相仿,皮薄肉甜。”在金阳街道十里堡村的梨园内,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新明告诉记者,全村共有耕地600亩,一半是梨树。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品质好的梨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阳信作为“中国鸭梨之乡”,近年来,在梨产业专家的指导下,大胆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梨的品质得到显著提升。
“俺家梨园别看只有7亩,品种就有6个。”十里堡村村民毛成仙笑呵呵地说。金阳街道是阳信鸭梨的主产区,这里的梨农个个都是专家,毛成仙就是其中之一。他种梨20多年,一说起梨的品种便滔滔不绝:“丰水梨好吃但放不大住,绿宝石也挺好吃,就是容易裂果,陆陆续续俺就把它们换成了津京,这个品种,不但好吃还耐储存。”
毛成仙没白折腾,5亩盛果期梨园今年给他带来了4万多元的收入。“俺还在县城打着工,抽空管管梨园,挣这些钱很知足了。”毛成仙说。
梨品种的更新换代,阳信县一直没有停过。“全县种过的梨品种一共有60多个,现在还在种的常规品种有20多个。”县林业发展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张勇承说,阳信县是名副其实的梨生产大县,全县梨园面积达10万亩,但大县也不能吃老本。想让阳信梨得到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迈向高端市场,根本上还是要在品种引进、改良和种植模式上下功夫,通过转型升级,种出品质好梨。
为此,这个县先后培育、引进早酥、媚梨、秋月等早中晚熟新品种,从5月底到11月的半年时间内,都有鲜梨上市。这个县还邀请专家、教授前来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实施配方施肥、科学修剪、人工种草还田、疏花疏果、生物活性肥施用及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提升梨的品质。
“阳信梨单纯追求产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把提质增效放在首位,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实现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不断完善产业化经营链条。”张勇承告诉记者。
“咱们的梨能进大城市和大超市,靠的就是梨的品质。俺们合作社的社员全部采取生态种植技术,用发酵大豆做肥料,这样一来,结出来的梨品相好,还特别甜。”毛成仙说,他种的媚梨,平均单个质量都在6两以上,小的也有半斤。
除了种梨、卖梨,阳信县还建起了鲜梨深加工企业。
在梨寨溢香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展室里,摆放着秋梨膏、梨花茶、梨花饼、梨花糕、梨醋、醋饮、梨酵素、梨酵素香水、梨酵素香皂等产品。“鸭梨变成特产,效益能增加3倍左右,按目前的加工能力,合作社每年能消耗鸭梨5万公斤,今后随着市场的开拓,我们不仅继续研发新产品,还要扩大鸭梨深加工能力。”金阳街道办干部王桂华高兴地说,2018年9月,这个县培育的媚梨、合作社加工的纯手工秋梨膏分别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林产品金奖、银奖。
目前阳信县有梨深加工企业6家,推出产品30多个,年加工梨3万吨。
除此之外,阳信又琢磨着借梨资源挣“旅游钱”。近些年来,这个县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打造梨花旅游文化节。“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通过梨花节聚人气,把梨卖出去。”张勇承说,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梨花节知名度、美誉度逐年提高,今年春天,时长6天的梨花节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梨花节火了,连最普通的农家小青菜都跟着沾光,一斤卖到五六块钱。”王桂华说。
“现在4月可赏梨花,9月能摘鲜梨,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希望借助资源优势,吸引投资者发展阳信的梨园,为老百姓开辟致富新路。”张勇承说。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通讯员李雪营报道)为切实做好校园安全工作,保证2019年秋季新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近日,阳信...
阳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