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些品种,还是那些菜 专业割菜队按要求捆扎蔬菜卖得快
董立军在于海村割了3天芹菜,8月15日是最后一天。这茬芹菜原本能割到9月份,但今年天旱,只割了40多天便停工了。当天去割菜的一共有5个人,他们都是割菜队的成员。
董立军,40岁,阳信县翟王镇董家村人。董家村是一个蔬菜专业村,全村1150亩土地,700亩建了320个冬暖大棚,余下450亩地,建的是简易春秋棚。棚里以种植芹菜为主。
董家村芹菜种得多,品质也不错,于是,董立军在种菜之余,干起了代客商收芹菜的活。刚开始那几年,都是菜农自己雇人割菜、装车,董立军只管谈价、过秤,不过这几年,他发现,芹菜集中上市的时候,菜农越来越难雇到割菜的人,而且,客商也越来越看不上他们村的菜,来了一次就不愿意再来。
调查来调查去,董立军发现,难雇人是因为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了,客商来的少则是因为董家村的芹菜品相不好。“从根部往上10厘米处捆扎出来的芹菜,挺实、顺溜,外观漂亮。如果捆在15厘米处,菜捆就扎煞,影响品相。”董立军说,菜捆得好,客商批得就快,他们宁愿一捆多给10元也愿意买品相好的菜。
芹菜品相要好就要改变传统捆扎方式。董立军专门外出学习蔬菜捆扎,最后他从济南市济阳区带回几个模具:用手捆扎的菜,菜捆是扁的,力度拿捏不好,菜茎就容易断;用模具捆的,菜捆出来是圆的,外形好看,菜茎还不容易勒断。
去年5月,董立军便在全镇招揽手脚利索的农民,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割菜队。“青壮年劳力减少在农村是普遍现象,但几个村凑凑还是能找到足够人手的。”董立军说,30多斤的芹菜,一捆捆地往大货车上装,这活女的、年纪大点的都干不了,必须用男壮劳力。
“请专业的割菜,能卖上价,也方便。”董家村菜农商海波打比方说,一棵芹菜,劈下底下的两个孬叶,就是好菜,有的菜农不舍得劈,就成了孬菜。“割菜前,今天这菜怎么割,怎么捆,董立军都要和俺们解释清楚,确保芹菜能入客商的眼。”
董立军收菜多年,对客商的喜好门儿清。“割菜要根据客商的要求割、捆。”董立军说,比如,济南客商喜欢30多斤一捆的,而安徽等南方省份的客商,就喜欢15斤左右一捆的。
专业割菜队会不会增加菜农的成本。“基本不存在。”董立军说,割菜队割一斤菜收0.15元,提供包括割菜、捆扎、装车等一条龙服务,综合算下来,和自己雇人大差不差。
商海波也核算过成本。“自己割的话,割一斤菜的人工成本大约一毛一,再加上绳子钱、装车钱,还要管饭,也不省,所以这两年一直雇割菜队收菜。”他还说,年轻人都不在村里,割菜时找人是个麻烦事,盘算来盘算去,还是找割菜队合适。
济南匡山客商王德刚已到董家村拉了两年芹菜。“我就要这个品相的菜。用手工捆的12点开卖要卖到6点,而用模子捆的,4点就能卖完,整整快了两个小时。”他还说,从价格上,手工捆的和模子捆的,到了批发市场上,一斤能差一毛多钱。
到目前,今年割菜队一共割了700多吨菜。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阳信讯(通讯员报道)9月4日,阳信县新阶联(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慈善工作站成立,这也是山东省首家新阶联慈善...
阳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