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阳信翟王雹泉庙学校的创立 高智国
阳信县翟王镇雹泉庙村,位于今阳信县城西南,翟王镇政府驻地西5公里,260户,730人,占地1500亩。据《阳信县地名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姚姓始祖姚勋由山东省诸城县迁来,立村于南北向的沙河东畔,取名沙河姚家。
据阳信县翟王镇雹泉庙村《纂修姚氏世次续系横谱》序言记载:“万历年间,七世姚大志出任两淮盐运司大使,为百姓受雹灾之苦,捐资修庙塑雹泉神像,春夏祭祀、香火旺盛,命名雹泉庙”。自此该村改称今名。
民国十五年《阳信县志·舆地志·祠庙》对雹泉庙的占地规模、庙宇建筑以及庙会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雹泉庙,一在城西南姚家庄。前列庑廊,后构高阁,禅院僧房为邑境西南大观。今改设高等小学校。每年三月望、六月朔大会,远近士女并集,香火甚盛。一在城东北二十里,与无棣交界处……”
雹泉庙旧址位于该村东北角,今翟王镇韩打箔中心幼儿园内。据当地村民回忆,该庙正门前有古槐,庙之正殿(村民俗称“大殿”)地基高于地面三米,大殿面宽七间。“雹泉老爷”(村民对雹泉神的称谓)塑像居中。大殿四梁八柱,前有庑廊,后有高台,中间通过一木桥相接。高台之上建有三间庙宇,其内悬有一口大钟,钟声响彻十里之外。
清后期,雹泉庙僧人渐少,庙宇荒芜,村民素有尊师重教传统,遂利用庙产改建“义学”,在附近村中该学校日渐规模。清光绪三十年(1904),成立县立初等小学校,宣统三年(1911年)再成立高等小学校。
民国十五年《阳信县志·教育志·学校》载:“雹泉庙县立高初两等小学校。初等于清光绪三十年成立,高等于宣统三年成立。款项自学务款产处支领。”该志《新政志·行政》记载:“县立高级小学校。县立一处,借永宁寺旧址建修;私立一处,借学宫旧舍开办。新化区之雹泉庙与流坡坞、崇德区之刘家阁与焦王庄、钦明区之朗秋冢各有公立两级小学校一处。至今硕果仅存者,唯有雹泉庙、流坡坞、朗秋冢三处矣。刘家阁,因高级生难招,只存初级。”
民国十五年《阳信县志·教育志·学校》之《阳信县全境学校一览表》载:“新化公学,位于新化区雹泉庙,成立于清光绪三十年,经费全年二百二十元,由教育公款处支,毕业生数一百二名(疑为一百二十名或一百零二名,笔者注)”。这是《阳信县志》对雹泉庙村设立县立公学的首次记载。从毕业生规模来看,《阳信县全境学校一览表》统计民国十五年阳信全境学校131所,毕业生数超百人以上的仅有教员养成讲习所、县立高级小学校、县立乙种农校、私立高级小学校和雹泉庙新化公学,而前四所学校均在县城,唯独雹泉庙新化公学位于乡下。
新化区是清末阳信县境内的六个行政区之一。民国十五年《阳信县志·户口志》载,清宣统三年,阳信全县划为六区:城关区、益寿区、新化区、崇德区、钦明区、徒义区。新化区辖美一里、美二里、美三里、美六里、美七里、美八里、美九里、美十里、归一里、归二里、归三里、政八里等12里,226村,9118户,49045人,其境域包括今天翟王镇、流坡坞镇、金阳街道、洋湖乡东部以及惠民县原省屯乡北部诸村。
新化区是阳信当时的第二大行政区。雹泉庙村为新化区美一里,加之每年三月、六月两次盛大庙会,又有辐射范围较广的学校在此,雹泉庙村自然就成为新化区的文化中心。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通讯员蔡占柱报道)近年来,阳信县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将其融入经济社会发...
阳信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信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