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金精准管理 阳信给产业扶贫项目“补钙壮骨”

滨州日报 2018-08-17 10:05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管林忠通讯员林世军

在阳信县劳店镇,由旦晟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的10000KW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一排排整齐的深蓝色光伏电池板熠熠生辉,甚为壮观。这个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是阳信县统筹利用上级扶贫专项资金、县属相关涉农资金及其他社会帮扶资金的“典范”,就像“阳光存折”,寄托着3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在脱贫攻坚中,阳信县以产业扶贫为重点,通过整合扶贫资金,加大对扶贫项目支持力度,配套精细化管理扶贫项目,实现了“1+1>2”的效能。

在温店镇,借箭牛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牛场内一头头鲁西黄牛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青储饲料。这些黄牛是温店镇大营村、小营村、高浪头村三个省定少数民族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保障。温店镇整合利用上级扶贫资金入股借箭牛业肉牛养殖场,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模式,帮助贫困户增收。同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优先安排在借箭牛业务工。

在洋湖乡,龙腾蛋禽养殖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场马上建设新的鸡舍,规模的扩大主要得益于扶贫资金的“输血”。洋湖乡整合省市县三级扶贫财政资金553万元,推动龙腾蛋禽养殖场建设。洋湖乡按照项目立项制度化、实施民主化、程序规范化、验收科学化“四部曲”,做好扶贫项目管理,使扶贫项目产权清晰、责任明确、分配合理,也为贫困户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同样,省定贫困村翟王镇董家村利用上级60万元的扶贫资金,投资兴建了10座温室大棚,在统一建设种植园的基础上,进行项目扩建,统一实施田间工程、统一购置优质苗,激发了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水落坡镇油坊刘村、后杨村利用扶贫资金分别建牛舍、建厂房,对外承租,也保证了贫困户稳定持续收益。

在扶贫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中,阳信县按照“遵循政策、规范运作、强化监管、保障效益”的工作思路,探索出一条“将资金选用到最优项目、将项目实现最大收益、将收益实现精准分配”的扶贫项目精细化管理路子,实现了长效机制、全过程监督、后续管理“三个到位”。

长效机制到位,成立扶贫项目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督查小组,实行月调度、季督导、全县通报、限期整改制度;建立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各种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业务流程,使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化、更具操作性、更有安全感。

全过程监督到位,实行“乡镇实施、部门联动、县级审批、市级备案”,把牢扶贫项目“入口关、程序关、资金关、验收关”,全过程精细化监管。

后续管理到位,对每一个扶贫项目都建立“户口”,探索建立所有权、处置权、经营权、收益权“四权分立”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指导各乡镇(街道)制定项目收益分配方案和资产登记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召开民主评议大会制度,做到实事求是、差异化分配;强化审计核查,在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过程中,全程嵌入式审计,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合规。

据介绍,截至今年上半年,阳信县共投入9346.41万元,开工241个扶贫项目,覆盖14552个贫困人口,已给贫困群众带来647.29万元收益。

新闻推荐

关于县区委书记公开接待上访群众的公告

2018年8月3日,各县区委书记在本县区公开接待上访群众。现将接访领导和接访地点公告如下:一、滨城区:1、接访地点:滨城区信访...

阳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信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