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仨病人 女孩困境中考上大学 “弥补了当年父亲落榜的遗憾”

山东商报 2018-07-29 10:15 大字

假期里,李晓晨要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记者于娜摄假期里,李晓晨要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记者于娜摄商报济南消息(记者于娜)今年,家住滨州阳信县河流镇户李村的李晓晨成为“圆梦学子”,考上了梦想中的大学。但家中接连有三个病人,这让李晓晨措手不及,医疗费加上接下来的学费,家庭的重担给了这个18岁女孩前所未有的压力。一边是最近病情愈加严重的父亲,一边是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李晓晨渴望能像其他同学一样,通过努力顺利进入大学,实现自己更多梦想。

今年18岁的李晓晨是一个“世纪宝宝”,上小学时曾因高烧不断得了脑炎,从此体弱多病,“感冒就必须打点滴才好,为这不仅经常要请假去医院,家里还为了我支付了大量的医药费。”李晓晨个子挺高,于是显得更加纤瘦,说起话来文文弱弱,待人很谦和。三年前,李晓晨的奶奶突然患病,急坏了李晓晨的父母。“为方便常回家照顾奶奶,爸爸辞掉了县里固定的工作,回到镇上打工,拿着每月不到两千元的报酬。”为给奶奶治病,全家到处借钱,高额的医药费让原本拮据的家庭更加困难。但最后奶奶还是去世了。

三年间,李晓晨的父亲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靠四处打零工维持家庭生计。然而,雪上加霜的是,高三下半年,作为家庭支柱的父亲查出脑血栓,多数时间只能卧床,“爸爸生病家里一直没告诉我,怕影响学习,等考完回来就看到爸爸躺在床上……”说起爸爸的病,李晓晨哽咽起来,“那种滋味说不出来,心里针扎一样疼。”父亲病倒,母亲成了家里的唯一收入来源。母亲宋书芳在镇上一家工厂上班,夏天则在烧烤摊帮厨,“早上很早就出去,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多,晚上算加班,这样能多挣点。”现在,家里收入从原来的每月3000多元到了仅1500多元,这些,宋书芳都没跟女儿说过。“闺女能考个好大学比什么都重要,家里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书。”

在学校里,李晓晨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重点实验班学习的她,成绩一直保持在全校前一百名。为给家里减轻负担,高二开始她就到学校食堂勤工俭学,“到食堂帮忙,就能免费吃饭,这样生活费能省下不少。”学习之余,李晓晨还竞选学生会秘书长,经常组织文艺、演讲比赛和学校运动会,年年被评为“十佳百优”学生。今年高考,李晓晨以575分的成绩被山东师范大学录取,她坦言离最初的目标还有差距,但算是弥补了爸爸的一个遗憾。“我爸高中时想考山大,但最后仅差几分名落孙山,所以他一直对我抱着很大的希望。”

看着女儿因为学费犯愁,病床上的父亲常常暗自抽泣。“他自己基本下不了床,还需要人照顾,自己在那儿干着急。”宋书芳说,考完试后女儿就跟着一起到烧烤摊打工,晚上回家照顾爸爸,宋书芳再接着干到夜里。

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李晓晨充满向往。“我希望能努力获得奖学金,将来上研究生。”李晓晨说,从小只要是她想要的父母都尽量满足,对此她很感激,“如果能顺利走进大学,我要努力学习,变得更优秀,为了自己,也为了父母。”

捐款方式

1、邮局汇款:请汇至济南市英雄山路4号山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邮政编码为250002;

2、银行转账:户名:山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户行:中国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营业部,账户:1601014400001580;

3、现场捐赠:地址:济南市英雄山路4号山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电话:82073887;

4、在微信中搜索“青益筹”公众号并关注,点击“我要参与”,选择圆梦行动。

新闻推荐

阳信老年开放大学迎来300名学员

7月5日,在阳信老年开放大学的多功能舞蹈教室,来自劳店镇双井张村的56岁老人王国芹正在志愿者教师的免费指导下练习交谊舞。...

阳信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信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