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植棉,盐碱地上崛起产业强镇 推广省工节本技术,棉农种植效益有保障

农村大众报 2021-10-29 14:13 大字

西小王镇棉花收获实现机械化。进了10月,无棣县西小王镇的地头上早已白花花一片,原来全镇6万多亩棉花开了。

在西小王镇大官庄村,孙鹏鹏的1000亩棉花也开始收了。按照每亩地五六百斤的产量,孙鹏鹏这1000亩地能产五六十万斤籽棉。搁在以前,这么多棉花,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收获和销售,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不过近几年,孙鹏鹏和当地的山东世耀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订单,这些棉花收获后直接被公司收购,不用愁着找销售门路。不仅如此,在棉花种植和管理环节,当地的棉农也省心不少。

“现在我们的示范基地从棉田耕整地、化肥深施、棉种处理、铺膜播种、中耕追肥,到田间管理、棉花采收、棉秆收获等环节都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和部分智能化管理。”山东世耀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信甫说。近几年,西小王镇棉花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化管理模式也在一些大型种植基地推行,棉农种植棉花不仅能增收,也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棉花产业是西小王镇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年植棉面积稳定在6万亩以上,镇域内棉花加工等关联企业20余家,形成了“棉花种植、籽棉购销、皮棉加工、纺纱合线、机织织布、家纺产品、生物质能源、生态印染、有机肥”的完整产业链条。“西小王这里多是盐碱地,种粮食产量不行,耐盐碱的棉花慢慢成了传统农业产业,现在我们靠棉花产业成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西小王镇党委委员韩静说。今年前8个月全镇财政收入超过了3000万元,其中棉花产业就贡献了其中的一半。

为保护好、发展好这一传统产业,近些年,该镇在推进棉花产业转型升级上做了不少文章。“我们引导棉农规模化种植,全镇有一半以上棉农植棉规模在50亩以上,保证了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韩静说。当地还完成4000亩棉花绿色高效高产项目、两万亩高标准农田及两万亩棉花绿色高产项目建设;并与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签订了5000亩棉花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合作协议。

“现在实行‘土地托管+订单农业’发展模式,我们的5000亩棉花种植示范基地就是由3个村土地整体入股,其中村集体每亩可获得10斤籽棉的保底分红,农户每亩可获得150斤籽棉的保底分红。”山东世耀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志红说。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土地正常收益,还能解放劳动力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土地入股的村民可以优先到企业参加工作;企业也可以获得稳定的棉源供应和人力资源,棉农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015年以来,西小王镇还与鲁东大学、省棉花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建设占地2000亩的“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鲁北棉花试验培训基地”,筛选适合该镇及周边棉区种植、符合棉纺企业要求的抗虫耐碱、优质丰产新品种。同时,为优化棉源、提高棉纱品质,镇域内棉纺企业每年定期从新疆引入高品质棉花。

近几年,西小王镇一直在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简化棉花栽培管理,“露地直播”、水肥一体化、飞防植保等省工节本技术试验成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种植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节水、节肥,还实现了棉花的增产和增收。“以前种棉花都是几家搭伙干活,因为覆膜、打杈、采摘都需要大量人工,那时候种棉花是很累的活,棉花种植面积从顶峰的12万亩慢慢下来了。”张信甫说。近几年,当地开始走全程机械化种植的路子,种植效益和效率快速提升,棉花种植面积开始稳中有升。

“现在我们一个月工资四五千元,年底还有几千到上万元不等的分红,土地入股棉花基地的还有额外分红。”在世耀农业的气流纺车间里,王香玉正骑着电动车不停地查看机器是否断线亮灯,以备随时接上。“这里离家近,挣钱和顾家两不误,都愿意来上班。”

新闻推荐

“美猴王”进村

9月23日,无棣县文化进万家、文化下乡服务队演员“美猴王”来到五营后村,和群众互动。“山东省第21个民族团结进...

无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