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引领,全盘皆活 小王庄村仅用4年,就从一穷二白成长为全省示范村
从2016年时村里一穷二白,到现在成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无棣县西小王镇小王庄村,通过成立党支部领办的农机合作社强经济,对党员实行动态化考评强思想,真正实现了“民富村强”。
民富村穷
村支部领办农机合作社
小王庄村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民富村穷”的情况。“大部分村民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村集体没有增收门路,少部分村民收入不高。”小王庄村村支书张云增说,如何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带动剩余村民提高收入,一直都是困扰村班子的一件大事儿。
2016年,小王庄村党支部集思广益,结合当地土地广袤且多为大田的实际,决定领办农机合作社。“上级补助、村干部四处筹集,最终投资54万元购买了3台大型农业机械,成立了无棣县盈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张云增介绍,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为本村播种和收割,对外作业拓展到周边十多个村。
经过近4年的不断发展,合作社目前已经拥有大型拖拉机6辆、配套的设备玉米收割机1台、玉米播种机4台、小麦旋播机3台、深松犁2台、大型旋耕机2台,每年能给村集体创收十多万元。
今年,6部大型农机全部实现了“托管”。45岁的村民崔长利今年成为两台深松机械的托管人,深松一亩地他需要向合作社交纳15元的费用,油费、维修费等成本自己承担。“深松一亩土地国家补助30元,所以是免费给村民深松。”崔长利说,每亩地从剩下的15元中扣除人工以及油钱,10月、11月两个月他估计自己可以赚到万元左右。
张云增介绍,农机合作社深松项目共3000亩地,涉及到周边十多个村,托管出去一亩收入15元,仅这一项农机合作社就可以给村集体创收45000元。
村集体的收入如何使用呢?张云增介绍,除了村里建设必要的支出外,会进行差异化分红,村里困难的家庭例如家里有残疾人的会多分,最高每户可以分到2000元,普通家庭可以分到500元左右。
外出能人牵线
项目落地助力村民致富
虽然每年合作社的分红会缓解一部分困难家庭的经济压力,但无法真正改变这部分家庭的经济现状。如何带动他们干事致富,村委会想到了村里在外发展的能人。
小王庄村的一位村民在滨州市沾化区雅士享公司任职,经他牵线,该公司的肉鸭养殖项目落户小王庄村。“免费给盖养殖大棚,免费提供鸭苗,我们只负责喂养,等赚钱了再去还这些费用。”村民张景新是该项目的第一批受益者。之前,他家欠有十多万元的外债。经过这几年的肉鸭养殖,他家不但还清了全部外债,鸭棚的费用也都陆续还清,还赚下了两个鸭棚。
村里外出能人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致富项目落地上,还体现在村居环境的改善上。如今的小王庄村被浓浓的绿色环绕,整个村落拥有冬青2000棵、木槿1200棵、榆叶梅1200棵、白蜡1000棵、海棠800棵、金叶榆600棵、法桐600棵、黄金槐500棵……小王庄村被评为“山东省森林自然村居”。这些林木的种植,少不了乡村外出能人的贡献。
党员动态化考核
作风改变带动村风提升
村支书张云增认为,小王庄村“晋升”为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最大的功臣不是经济上的发展,而是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的改变。这些年,小王庄村在西小王镇党委的引导下,探索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办法,改变以往“一年一评”的静态化党员管理模式,不仅强调党员义务履行,更注重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实绩实效和引领示范作用,累计加分、以分定绩,采取“月度积分、季度认定、年度汇总”动态化考评模式。
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以来,小王庄村党员队伍整体风貌明显转变,干事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先进性、带动性显著提高。党员作风的改变,带来了村风民风的提升。
最明显的,就是对教育的尊重。自2004年以来,村里对考上本科的孩子,每人奖励1000元,到现在小王庄村已经走出去了20多位优秀大学生。如今,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日子过好了,村里对教育更加重视了,不仅对大学生奖励,更注重从娃娃抓起。为了让放学回来的孩子有地方学习,有人看管,村委会特意招募退休老师等开设了“四点半”学校,放了学的孩子们可以来这里写作业、看书,解决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10月21日上午,在无棣县西小王镇敬老院,滨州剪纸非遗传承人、西小王镇中心小学教师方秀岭(右)正在为张茂花老人剪祝福,喜迎重阳...
无棣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无棣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