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农业农村部专家组现场测产 无棣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亩产籽棉突破400公斤

滨州日报 2020-10-10 08:57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无棣讯(通讯员张海鹰徐海霞报道)近日,农业农村部组织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学庚为首的专家组,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无棣)示范点景国农机合作社示范面积1500亩“鲁棉研37”进行田间测产。经专家组现场测产确定,亩产籽棉414.9公斤。

景国农机合作社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无棣)示范点播种时间为4月20日,示范点借鉴新疆建设兵团植棉经验,采取机械深耕深松,激光平整土地、膜下滴灌、卫星导航膜上打孔播种等技术措施,种植模式为等行距76厘米。专家组按照《全国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验收办法》,对1500亩示范片随机抽测5个点,每个点测产6.67平方米,调查棉花株数和总铃数,铃重依据“鲁棉研37”品种审定公告的平均单铃重6.3克,按照籽棉亩产量=(亩铃数×单铃重×85%)÷1000计算。测产结果为密度6920株/亩,平均亩铃数77500个,铃重6.3克,亩产籽棉414.9公斤,而常规种植的棉花亩产籽棉为218公斤。

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的建设从调研选址到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历经了机械化耕整地与卫星导航播种、中期视察推进、田间测产、机械化喷洒脱叶催熟剂,以及生长期的灌溉、化控、打顶等各项环节。在引进新疆先进的棉花种植技术的过程中,基地遇到了气候环境不同、种植模式不适应、机具配套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在陈学庚院士以及无棣县农机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一一克服,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山东可复制、可推广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

据了解,棉花产业是无棣农业传统支柱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之一,植棉面积长期稳定在30万亩以上。近年来,该县始终把棉花生产摆在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持续优化棉田结构,积极开展高产创建,大力推广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培植建立机采棉示范区、示范片,有力带动了全县机采棉种植模式的普及推广。

新闻推荐

高品质冬枣俏市场

10月8日,无棣县水湾镇鞠家村村民正在采摘成熟的大棚冬枣。村党支部书记牛友山介绍,自2015年以来,鞠家村就开始种植大棚冬枣;5...

无棣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无棣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