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洋当作良田,将沙漠变成粮仓 邹宁与他的“养藻”人生

烟台日报 2020-08-25 10:14 大字

编者按

每一位海外侨胞都有一部艰苦创业的奋斗史,一份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在烟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海外侨胞积极服务经济发展、传播中华文化、热心投身公益,为烟台市的改革开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近期,烟台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组织开展“侨界风采”系列采风活动,讲述烟台侨界故事,展现烟台侨界风采,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鼓励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为烟台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02年的夏天,作为研究海洋生物技术的专家,专攻藻类养殖的邹宁毅然选择回国发展。

18年后的今天,邹宁负责的实验室获批烟台市微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他坚持在一线进行藻类的生产与研发工作,通过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藻类,在邹宁的眼中就是“海洋中的粮食”。藻类产量高、易生长,将其在国内大规模培育养植,成为邹宁实业兴邦、科技报国的毕生追求。

邹宁正式与藻类结缘,是在1993年。当时邹宁正在攻读中国科学院博士,他所撰写的一封关于藻类的交流信件,引起了以色列一位世界著名藻类专家的注意。1997年,邹宁赴以色列攻读博士,随后在葡萄牙海洋养殖公司担任研究部主任、阿尔嘎夫大学研究生导师。

多年在国外学习研究藻类的经历,让他深深认识到发展藻类这种新兴产业的重要性。邹宁心心念念,日夜思考:该如何将这养藻工程搬到国内?因为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太需要藻类这种“高性价比”的作物了。

2002年,有着多国学习研究经历、在业内已经颇有名气的邹宁,毅然回到家乡烟台,潜心研究藻类的生产与研发工作。“烟台靠海,也满足既能在淡水也能在海水中研究藻类的研发要求。”邹宁说。

“每一滴海水都具备培养藻类的条件,只要有合适的光照和二氧化碳,藻类就能源源不断地自我繁殖,再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避免那些不适合食用的藻类生长,可食用藻类就能作为海洋中的粮食,端上人们的餐桌。”采访中,邹宁教授细数藻类养殖的优势。

邹宁称自己是一名养藻的农民,每天与装着海水或者淡水的培养容器相伴,精心照料里面的藻类。他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家家户户的客厅、厨房、卧室,甚至是屋顶上都能养殖藻类,让粮食随手可得。

邹教授向记者介绍,藻类的优势远超传统农业,每亩的年产量能达到15吨;生长周期快,有的每几小时就能自我繁殖一代。在沙漠这种传统作物无法生长的地方,只要提供一个水无法蒸发逃逸、能透阳光的密封容器,加之一定的肥料就能生产藻类,沙漠最终也能变成人类的粮仓。

“实际上,藻类并不单单是海洋中的粮食,藻类可以被广泛用于医疗健康、能源生产等多个领域。”邹宁说。

先进的科研成果只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起到科技强国、实业兴邦的作用。入职鲁东大学之后,邹宁带领他的团队一心扑在教学和科研上,先后研制了7代光生物反应器。邹宁还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于水产育苗饵料的工业化生产。邹宁还非常注重对高校科研人才的培养。

YMG全媒体记者 王鸿云

通讯员 邢希娜 摄影报道

人物简介

邹宁,葡萄牙归侨,现任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大境藻类研究所所长、侨联副主席,烟台市微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无棣鲁东大学海洋研究院院长。

担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得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山东省发明创业奖、科技进步奖、海外专业人士创新创业成就奖、服务社会先进个人、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新闻推荐

马牙枣熟了

8月16日,在无棣县小泊头镇桥南王村,卢振刚一家嫁接种植的8亩马牙枣陆续成熟,预计产量可达5000公斤。卢振刚夫妇采摘着成熟的...

无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无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