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渤海精神”在滨州红色热土上代代传承 滨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侧记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隆卫通讯员刘鹏
近日,记者走进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一连串“红味”十足的命名,让人肃然起敬:学校广场叫“东方红”,正中是大理石铺装的巨幅中国地图;校园建筑有韶山楼、井冈山楼、遵义楼;校园道路有辽沈路、淮海路、平津路、渡江路;班级有雷锋班、黄继光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图片展厅、“习语近人”展厅、“老渤海精神”展厅、红色藏品展厅等红色教育展厅藏品丰富。
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的红色实践是滨州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的一个缩影。目前,该项活动已覆盖到全市507所各级各类学校,受益青少年达50多万人。
建基地:用好“没有围墙的学校”
作为渤海革命老区,滨州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批享有盛誉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本身就是“没有围墙的学校”。为充分发挥其对青少年的育人育魂作用,市关工委先后命名了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等168个不同类型的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目前,滨州市90%以上的学校建设红色基因教育基地,开设红色文化宣传栏,打造红色文化长廊,营造了抬头可见、伸手可及的沉浸式教育氛围。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就是典型代表,以“红色文化”立校,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出了名气。无独有偶,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莲华学园“红色基地、红色读本、红色队章、红色歌曲、红色话剧”五大系列课程体系也打造了“一抹红”红色基因教育品牌,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反响。
重评价:探索红色教育激励机制
2017年,无棣县探索建立“红星红心红旗”“三红”评价激励机制,对学生实行等级积分法管理,以“红星”作为鉴定合格标志,每满3颗“红星”获得1颗“红心”,每满3颗“红心”获得1面“红旗”,获得10面红旗者颁发“红色鉴定书”。评价的基本要素包括听党话跟党走、爱国守法、遵队守规、好学上进、诚实守信、关心集体、尊重他人、主动学习、文明守纪、环保卫生、安全自护、合作交流等方面内容。
在充分总结无棣县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滨州市建立完善了红色教育评价激励机制,针对普通中小学和高职中职院校不同特点,下发了《“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实施意见》,制定了包括“领导重视、宣传氛围、具体措施、活动效果”4大项和12小项的评选细则,使活动开展更有方向,效果评价更有可操作性。
2018年,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47个先进集体、577名学生、63名教师进行了表扬。在此基础上,全市还精选出132篇优秀学生心得体会文章,编印了《滨州市“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征文优秀作品集》,弘扬了听党话、跟党走,爱祖国、爱家乡的时代正能量。
搭平台:打造红色教育展示品牌
2019年7月,滨州市推送的无棣县第三实验学校原创情景剧《红色接班人》,在全国艺术英才交流大会上斩获金奖。这是滨州市开展“小群星奖”展示活动取得的重要成果。
截至今年,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小群星奖”展示活动已进行了四届。活动通过海选、预赛和决赛等方式,每年登台表演的学生人数超过3万人次,已成为滨州市最具影响力的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成果展示品牌。
在“小群星奖”展示活动助推下,沾化区“五老”志愿者兰尊侠多次走进校园,表演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渤海大鼓书《双枪李八姐》,深受学生欢迎。在滨州,类似的“五老”艺术团“传承红色基因”巡演活动已成常态,红色教育活动更是花开遍地。
“每校有活动、每校有特色、每校有品牌”已经成为滨州市红色教育的一大特色,并向全省、全国推送了一批优秀红色展演节目。“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教育活动的开展,为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老渤海精神”丰富了时代内涵,保障了红色基因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代代相传。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无棣讯(通讯员任建军报道)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助力书香校园建设,近日,无棣县碣石山镇中学邀请由县文化馆、县...
无棣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无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