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指尖塑出万千世界 “无声”的诉说

山东商报 2019-05-15 12:07 大字

赵立忠的作品《童趣》赵立忠的作品《童趣》在滨州无棣古城大觉寺古刹南面,隔道而立的是一座创作楼,也是赵立忠辗转各地后走进的伊甸园。因为两岁时的意外,赵立忠从此与声音隔绝。虽然处于无声的世界,但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创作方面的天赋让艺术的种子在赵立忠的心中萌芽,来来往往的行人和大自然都成为了他的灵感源泉。

陶瓷、油画、书法、海瓷……多种工艺在赵立忠的指尖下交融,勾勒人生百态,形成一件件雕塑作品。5月19日,欢乐的声音——海瓷赵立忠雕塑艺术作品展将在山东省图书馆国学分馆开幕,在泥与火的交融中用无声的方式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奏响着他人生的交响乐。文/图记者许倩

开启陶艺艺术路

憨态可掬的娃娃、抱着琵琶的唐朝侍女、顶缸而立的大汉……赵立忠手下的作品大多是人物,且都面带笑容。也许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与声音隔绝,他有着超人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在他的世界中,一切都是那般简单与美好。

单看这些作品,很难想象出来自一位聋哑人之手。其实对于家里人而言,事情发生得也很突然。“两岁那年,他发了一场高烧,因为耽误了治疗,此后就成为了聋哑人,再也听不到声音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赵立忠的哥哥赵立勇仍难掩惋惜。“那时咿呀学语的他已经会开口叫‘爸爸妈妈’了。”

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后,家里人开始为赵立忠的日后发展做打算。“在他八岁那年,父亲把他送进了离庆云县不远的滨州市无棣县聋童学校。”赵立勇告诉记者,在那时赵立忠的天分和努力就展露出来了。“刚入学时,同学们看不懂的手语,他能看懂不少。凡是能够看懂的知识,他都用心去记。”

尽管听不到、说不出,但赵立忠却在艺术方面展现出了极强的天赋。小学六年的课程没学完,赵立忠便考入了山东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三年后,又顺利地转入大专班,在校期间,赵立忠被陶艺家房先生看中,收入门下,学习陶艺。他的人生也就此改变。

既有先天的天分,又加上后天的努力,赵立忠的陶艺创作能力在稳步提升。2001年,中专还没毕业,他的作品《鱼印》就获得了淄博陶瓷展二等奖。

又一次提升则发生在三年后。

2004年赵立忠大专毕业,彼时正逢职工下海经商热潮,房先生也走上了商海创业之路,并挑选赵立忠作为唯一的助手。两年中,房先生倾囊相授,把全部的制陶技艺传授给了赵立忠。2006年,在恩师房先生的推荐下,赵立忠北上首都,接触了油画艺术。经历两年时间的认真研学后,身怀陶瓷、油画两门技艺的他,南下上海,进入上海陶缘陶艺工作室担任创作员,正式开启了陶艺创作之旅,并拥有了自己的艺名——“无声赵”。

回家创业成立工作室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赵立忠的陶艺创作水平不断提升,与油画艺术的融合也让他的作品别具一格。然而,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赵立忠会在上海继续发展、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却坚定地辞职了。婉拒了公司的再三挽留,回乡创业。

在别人看来难以理解的决定很快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我们支持他自己做的决定,在他的心中,始终惦念着自己的家乡,家乡的人和景是他艺术创作的源泉。”赵立勇告诉记者,为了支持他创作,父亲找邻居借了一处空院,自己动手,忙前忙后,建窑、拉陶土……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一步步将工作室建了起来。

三间瓦房的农家院,中间一间搭了创作台,摆设着三脚架、陶土、颜色釉材、工具刀和陶塑半成品;东边一间放置未经烧过的陶塑;西边一间是出炉成品的储藏间。这就是赵立忠的伊甸园。拆了一个空纸箱,在纸板上写下了“悟音堂”三个大字,往门上一挂,简易的陶艺工作室就算开业了,彼时是2012年的春天。简单的三间房、三个字,只有赵立忠清楚它们的分量。

为了他心中的艺术,赵立忠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白天骑着自行车,穿行在村街、田间、地头采风,一有灵感,常常会彻夜不眠,饭顾不上吃,水顾不上喝,直到把作品做完,把灵感化作一件件立体的作品。“一提创作他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每天都一定会到工作室去创作。”哥哥眼中的赵立忠倔强而又坚定。

沉浸在故乡的风情里,专注在艺术天地里,赵立忠的创作踏实而厚重。六年的时间里赵立忠创作了600余件作品,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可。赵立忠相继加入了上海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省工艺美术协会、省陶瓷协会,被评为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自主创业标兵。

2015年,赵立忠携作品赴天津拜见了国内著名泥塑大师于庆成,受到于大师的赞赏和充分肯定,并被于大师收为徒弟。几年的时间里,“无声赵”和“悟音堂”在陶瓷艺术界声名鹊起。

结缘海瓷丰富创作

如果说从上海回到家乡是赵立忠创作中的第一次回归,那么2016年与海瓷的结缘则是他的第二次回归。赵立忠出生于离渤海湾畔不远的德州市庆元县,从小就对“贝壳”有着特殊的情结。学习了陶艺创作之后,把漂亮的贝壳做成陶艺作品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地处渤海之滨的山东省无棣县,历经几千年的海洋自然造化,形成了全世界三大海洋古贝堤之一的无棣古贝堤。1995年,无棣县在汲取民间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集各地名窑之大成,聚制瓷技艺之精华,实现了“化贝为瓷”的第一次飞跃。“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的海洋贝瓷赫然问世;2009年,在海洋贝瓷孕育的浓厚文化神韵激励下,汲取现代科技,融合现代理念,采用海洋七彩,集名家绘画、珍稀海瓷和美术工艺于一体,实现了“化海瓷为艺术”的第二次飞跃。

在无棣当地,就有一家专门做海瓷的公司。2016年,在家乡待了四年的赵立忠终于忍不住对贝瓷的好奇,走进了无棣县专门利用贝壳烧制各种细瓷的中国海瓷艺术公司。当看到洁白如雪的海瓷粉料,繁杂高超的制瓷工艺,一件件精美的海瓷产品时,他陶醉其中,也陷入了创作的思考中。

想法很快转化为了行动,几天后,赵立忠把一件名为《老字号》的作品带到了海瓷公司,参加“中国海瓷艺术”承办的第四十二届山东陶瓷艺术展,并一举获得了金奖。本地出了一个金奖获得者,引起了公司创始人郭春森的极大关注,非要见见这位金奖得主,并两次驱车造访。

此时的赵立忠正跟随于庆成大师远赴银川,两人未能相见。而当郭春森看遍了赵立忠家保存的所有作品之后,立即向赵立忠的父亲表达了要聘请赵立忠进公司的愿望。

结束银川的事务归来,赵立忠与郭春森见面,志趣相投的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就签下了聘任合同。2018年秋,赵立忠走进了海瓷公司的大门,成为了海瓷艺术创业团队中的一员。在公司里,赵立忠完成了作品《豪饮》,并荣获第四十四届山东陶瓷艺术设计创新“泰山杯”金奖和第五届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山东赛区二等奖。

周围村舍农田林立、乡邻淳朴和睦、儿童嬉笑玩闹……一个个生活感十足的场景都成为了赵立忠脑海中的素材、手下的原型。对他而言,回归不仅是回到家乡,也是一次重新出发。

新闻推荐

滨州市纪委通报五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严明纪律、正风肃纪,近...

无棣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无棣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