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一年吸引3万人次观摩的“流量密码” 市高级技工学校的红色教育、职教改革、校企融合成为打造全国“职教网红”的关键词

滨州日报 2022-02-16 00:38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通讯员张砚春耿敏张海霞

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在过去一年吸引的“全国流量”,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数字——累计有来自辽宁、河北、北京等省市的440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中小学校慕名前来参观学习、调研考察,3万余人次在东方红广场感受3A级红色景区校园的魅力。与此同时,市高级技工学校也把经验带出校园,到全国各地介绍经验、传经送宝,引来一致好评。

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教育界的“网红”,关键在于学校近年来秉承“红色办学”模式,筑牢课堂红色教学主阵地,将教学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我们的流量密码,便是将党校、军校的办学理念融进技校,把技校办成一所‘不是党校的党校’、一所‘不是军校的军校’。让党史学习教育浸润校园、融入课堂,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培养正能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市高级技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树林说。

红色教育、职教改革、校企融合成为高级技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关键词”

全国各地的领导、专家、团队纷至沓来、比肩接踵,他们来学校看什么?

有的看红色教育——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张军咏一行到校蹲点调研,形成了《这里的红色教育可圈可点——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依靠红色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蹲点调查》的调研报告。前来参观的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在学校的校园里走一圈,就像翻阅一幅中国革命史的缩影画卷,红色主题元素处处可见。学校的红色展厅让党史学习教育“从会议室中走出来”,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进一步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和拼搏奋斗的力量。而这正是“拔节孕穗”期学生们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才能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有的看职教改革——近年来,市高级技工学校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倾力打造“产教工坊”项目,把“车间”搬进校园,实现校内生产化实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推动形成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校企共同育人机制。开班一年多来,共完成41008单的产品设计任务,共创造135363元收益。2021年12月24日,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被评为“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校长王树林被评为“山东省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先锋”。

有的看校企融合——如今,市高级技工学校已经和全国各地的210家企业、商会、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战略协议。这些企业、院校将实训课、培训班、加工基地等直接设在了市高级技工学校里,由学校为他们定向培养、输送毕业学生。2021年10月19日,滨城区人民政府与沈阳化工大学共建滨州实习实训教育基地在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挂牌。滨州市锻压机械厂是学校的校办企业,其生产的车载钻机远销62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红色教育、职教改革、校企融合三大“关键词”,成为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赢得了社会的口碑、家长的认可和学生的信赖。

学校“红色思政课”全省巡讲,为中职院校德育建设贡献“改革答卷”

近年来,学校在接待络绎不绝来访客人的同时,也在积极走出去、把经验送出去,把学校的这张“红色名片”越擦越亮。

2021年12月3日,在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程与德育建设论坛上,市高级技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王树林以《百年恢弘千秋伟业——从党的历史理解践行德育建设》为题,开始了他的第270场思政课分享,从红色办学、从严治校、立德树人、德育品牌、“双型”城市建设、红色宣讲六个方面,阐述了市高级技工学校将红色教育做成特色品牌的实践经验。而这场延续多年的探索实践,正是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交出的“改革答卷”,为全省中职院校德育建设提供了借鉴依据。

近年来,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在德育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将思政课与红色教育结合,在学生头脑里播撒真善美的种子,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峥嵘党史的过程中,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杨柳雪镇举办戏曲公益演出丰富广大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郭刚通讯员吕思敏赵新亮报道)2月12日,滨城区杨柳雪镇吕家村村口热闹非凡,该镇戏曲爱好者和区吕剧团退...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