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对和防范新型网络电信诈骗 农行滨州分行课题调研组

滨州日报 2021-03-30 14:28 大字

随着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崛起,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远程开户的实施、第三方支付的广泛应用、自助终端和电商平台的普及,在给金融消费者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等金融违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据公安机关统计,虚假信息诈骗每年正以20%-30%的速度高速增长,作案手段与方式不断翻新,涉案金额较大,且具有较强的反打击治理能力,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财产损失。为有效应对和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新形势和新问题,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如何高效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显得异常重要。

一要狠抓宣传与培训,强力灌输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利用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定期测试、学习竞赛等形式,开展多样化、全方位的培训工作,确保把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辐射到各个层面、每位员工。按照监管部门的具体部署,持续开展常规性的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除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外,还要利用门头LED电子屏幕、媒体等宣传资源和渠道常年宣传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同时利用农行点多面广等优势,组成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深入乡村宣传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努力提高弱势群体的防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增强客户的自我保护能力,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是持之以恒开展监督检查,推动防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制度有效落地。根据制定的防电信网络诈骗配档表,各业务部门配合,统筹做好防电信网络诈骗。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切实把检查作为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重要举措,不断规范操作行为,杜绝同质同类的问题再度发生。

三是及时提醒客户选择正规机构贷款。时刻防范贷款无门槛、贷前乱收费、迟迟不放款的贷款诈骗套路。万一发现被骗上当应及时采取措施提醒客户迅速报案。提醒客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个人银行卡及密码,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向其他人透露账户信息,更不能向不明账户进行转账。

四是强化客户识别,提升鉴别能力。严格执行账户实名制政策,综合利用身份联网信息、征信系统、纳税系统、客户身份识别等平台加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最大限度地制约违规代开卡、乱开卡问题,堵截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资金划转路径。建议企业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大额转账汇款之前必须履行核实程序,并由两人以上保管使用网银证书,对财务人员电脑安装必要的杀毒防护软件,定期更换密码,切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新闻推荐

努力打造“敢担当、善攻坚、能突破”的过硬干部队伍 全市各级机关开展“争做‘83’工程攻坚先锋”活动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伟伟通讯员高猛猛报道)为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全市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