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创新“多元化”管理让市民活动中心惠民便民 滨州日报/滨州网通讯员商煊
沾化区投入5.2亿元规划建设的市民活动中心启用之初,由于体育场馆较多,维修维护及管理成本较高,且体育管理人员较少,造成了开放程度不够、开放形式单一,中心管理陷入费用缺乏、人员超负荷工作、群众不买账的尴尬境地。
“市民活动中心大型体育场馆主要有体育馆、游泳馆、标准体育场和户外健身场地四部分。场馆刚投用时,局机关、区体校可以说是全员上阵做服务,但依然保障不了场馆的正常运营。”沾化区教体局体育总会主任张国庆说。
2017年,市民活动中心开始改革管理模式,引入社会化资本,不断探索有效管理运营模式。2019年“体教融合”后,在区委、区政府的强力推动下,综合定位所有体育文化场馆,立足场馆特点,创新管理模式,如今基本形成了“一场一品”“一馆多品”多元化、重实际、接地气的管理模式,让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切切实实落到了实处,真正惠及老百姓。
游泳馆采取“纯市场化”运作模式。游泳馆建设完工后,实行招标引企,由沾化区迈美德游泳馆有限公司接手,实行低收费开放运营。此举借力专业公司,实现了馆内卫生、安保、设备保障等专业化管理。2020年,通过采取政府补贴、企业(游泳馆企业)让利、学生自愿的“三结合”方式,沾化区成功实施了全区小学阶段普及游泳技能五年计划,既实现了青少年人人掌握一项体育(游泳)技能、选拔输送优秀游泳人才,也为游泳馆培养了潜在客户,形成了学校、学生、游泳馆“三受益”的局面。
体育馆采取“1+2”管理模式。“1”是指体育馆中的比赛馆(篮球馆),由体育中学统筹管理,既保证了承接各级赛事活动任务,解决了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还解决了由于社会管理不够严谨造成的场地使用、维护不专业等问题。“2”是指七个训练馆由区教体局和区总工会共同管理,增加训练馆的工会文化功能,既解决了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又借助工会会员多的特点,解决了场馆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体育场采取“无人”管理模式。体育场建成后,一直处于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免费开放状态。现在,体育场关闭了四角四门,只开放看台二楼的“群众通道”,实行“阻挡管理”,只能进人,车辆无法进入,不再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这样既避免了车辆和商摊的强行进入,更减少了管理人员,节省了管理费用。
户外体育场地采取“专业化”管理模式。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设有标准室外网球场、笼式篮球场、户外篮球场、笼式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风雨门球场及儿童游乐区等健身场地。由于场地面积大、种类多样,一度成为群众健身休闲、商贩云集的“早市”和“夜市”,管理难度可想而知。为更好地进行管理,发挥好场地原有作用,目前场地交由沾化区城管执法局管理,对外来商贩及车辆采取划片管理,并设置了只可人员进出的栏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对大型体育场馆免费及低收费开放工作的监督指导,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同时,探索拓展‘互联网+体育’新领域,推进场馆预订、赛事组织、健身指导、运动康复、健康管理等手机App或微信企业号的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发展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等新型体育消费业态,推动体育服务智能化。”沾化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丁明新说。
新闻推荐
3月4日,滨州市沾化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之乡村文化振兴“冬枣写生与创作”主题活动在下洼镇启...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