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人员下沉托起村级服务网底,沾化区县域医共体改革 “县级强”带动“乡级活”促进“村级稳”

大众日报 2020-12-15 09:48 大字

□ 本报记者 姜 斌

本报通讯员 贾海宁 张超

2019年8月,滨州市沾化区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区,经过紧张筹备,今年5月正式启动医共体建设,以“县级强”带动“乡级活”促进“村级稳”,打通卫生健康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三级分级诊疗新格局的形成。自启动运行以来,截至目前,全区基层诊疗量占比同比提高27.35%。

张维明是沾化区富源街道罗家中心卫生室的负责人,11月26日上午,记者见到他时,张维明刚为61岁的王大爷问诊结束。“咱这个卫生室变化可大啦,现在才有个卫生室的样子,老百姓来看病也方便也满意。”王大爷说。

“医共体成立后,对老房子进行了翻修,安装了新的门窗,室内也通了水,原来的一间屋变成了现在的‘三室一房’:诊室、观察室、治疗室和药房一应俱全。”张维明告诉记者,罗家中心卫生室目前共有4名医生,服务周围7个村的6000多口人。2010年以前,这7个村还是一村一个卫生室,2010年合并成立了现在的中心卫生室,镇域一体化管理,合并后搬到了现在的办公地址,但条件相当简陋,“这次修整之后,就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来看病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我们工作时的心情也越来越舒畅。”

“沾化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基础都很薄弱,突出表现在对于群众的慢病、小病、常见病,部分基层卫生院、村卫生室都难以承接。”沾化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张玉峰告诉记者,“医共体建设的目标,就是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县域内就诊率,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打造“医共体”的关键在于“共”,沾化区以资源共享、人才下沉、技术协作为核心,完成了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一体化管理。

据张玉峰介绍,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沾化区医共体的“核心龙头”,承担辖区内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服务、基层技术指导帮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职能;各基层分院是医共体“中心枢纽”,负责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慢病管理;各村卫生室作为医共体“基层网底”,着重做好门诊、导诊和健康管理等工作。

对于力量最为薄弱的乡村卫生室,纳入医共体服务体系统一规划、一体化管理后,沾化区财政专门拿出1000万元,用于基层政策性投入增长和乡村医生绩效增资。医共体投入545万元,解决村卫生室日常经费及乡村医生社会保障金;投资500万元对设施陈旧、环境较差的21处卫生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检查等系统贯通村级。

“清晰有序的脉络分布,让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都能分工明确、有的放矢。龙头医院能够将医疗资源更多地聚焦于危重症患者,同时为基层医院提供业务方面的指导;基层机构能够消化掉更多的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从而大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张国华说。

11月25日,对张维明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天沾化区像他一样通过考核的382名村医与医共体签订了聘用协议,用张维明的话来说:这么多年,他们的身份终于得到了“官方认证”。

好处还不仅于此。“对村级来说,特别是取消药品零差价以后,村医的收入受到了较大影响。收入低,积极性必然不高。”张玉峰介绍,签约后,乡村医生将落实每人每年3.6万—4.5万元的工资待遇及养老、医疗等保险,解决村医后顾之忧。

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卒中病区的周华祥主任,已经在大高分院坐诊多年了。“原来只在镇医院,成立医共体后,也会定期去乡村卫生室坐诊。”周华祥说,11月10日,他在富国街道马家卫生室坐诊一天,就接待了20多名患者。

新闻推荐

滨州市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典型做法在全省推广

滨州日报/滨州网滨州讯(通讯员报道)近日,山东省水利厅下发通知,推广部分地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典型做法,其中滨州市沾化区“四...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