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为“深度学习”蹚路子向化学实验要功效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梁芳刘莹
学术顾问:袁秀华、庞丽霞
主持人:贾志红、李波
团队成员:曹吉发、张曰栋、杜玉坡、牛孝智、李春军、王云霞、薛振明、张宝如、王学、田翠珍、杨占杰、牛洪英;由爱华、刘魁、冯淑芹、许兆武、陈景新、王丽、赵军、王书志、刘静、李希和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自然学科,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火炬”之一。滨州市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有两个:一个以贾志红为主持人,主课题为《促进深度学习的化学反应原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第二个以李波为主持人,主课题为《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
贾志红团队注重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
贾志红团队认为,由于当下信息量大、知识爆炸和传播速度加快等因素不断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提出挑战,因此,今天的师生更需要组织思维和意义建构,需要走出机械记忆、简单运用的窠臼,走向深度学习。
这看似简单,实际做起来很难、很复杂。他们认为,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转化成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或任务,转化成讨论切磋、交流分享的话题,从而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加工,让学生获得新知、发展心智,促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在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既要考虑教学的整体安排框架,也要为学生发挥学习能动作用留下充足空间。贾志红说:“教学是慢活、细活,要让学生有思考、体会、回味的时间,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在设计上留有调整余地。”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活用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内容、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三维”教学目标,使之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研究把握考试评价改革方向,学会编制个性作业和试题;着眼于学生全面、多元、有差异发展,采取多样化训练方式和分层训练设计,优化交流、反馈和评价手段,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和前进的动力。
李波团队的主课题基于化学实验展开,致力发挥实验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功效
李波团队的主课题基于化学实验展开,因为他们认为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
经过调研、讨论,他们发现,目前滨州市教学资源不均衡,再加上受传统观念、课程设置、考试评价机制等影响,在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轻探究重结果、轻动脑重动手的现象;验证性实验代替探究性实验,教师为主体的演示实验代替了学生为主体的分组实验,几乎不安排设计性实验教学,学生很少有机会进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
此外,受县域经济及学校条件的制约,部分学校的实验药品与化学仪器还不是很完善,以播放录像代替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些现象导致了实验教学低效,很难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难以做到“手脑并用,形神兼备”。而这,也成为了制约学生化学素养提高和化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这个团队希望通过化学实验的研究,真正提高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实验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功效,让学生真正体味到化学实验的乐趣和价值。
两个工作室的名师们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迅速成长
三年来,两个工作室的名师们在浓厚的教研氛围中迅速成长,留下了很多动人故事、温暖瞬间。如李波团队召开的第一次工作室会议正赶上大雨,工作室成员们坚持冒雨参加;当听说因受条件限制很多实验不能做时,陈景新主动分享了自己利用日常生活器材开齐开全化学实验课的经验,让大家深受启发、鼓舞。
对于让理论探索、教学实践“两翼齐飞”,贾志红团队有了一连串实实在在的经验。如通过“三化”实现“三有”:将“教材内容”转化成“教学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条件化”,即补充背景知识,知道这一知识“从何而来”,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将所学知识“情境化”,即介入真实情境,让学生知道、体会教材中学的知识“到哪里去”,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用”;将所学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迁移,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意义”。
握紧化学这个文明的火炬,这两个名师团队在砥砺前行!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王志学报道)近日,“滨州人才节”形象标识出炉。“滨州人才节”将于8月14日—16日举办,为期3天,由滨州...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