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生本思想”融入课堂“深度学习”成为常态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梁芳刘莹
顾问:边清杰舒德全主持人:高胜军秘书长:潘艳艳
团队成员:冯志华、马立新、张吉龙、王建勇、崔勇军、张乃耀、张瑞宁、姜俊成、傅学燕、郭玉红、吴胜奎、张富强、樊向阳、崔宝华、李俊峰
通过科研引领,让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成为常态——在这方面,滨州市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堪称“示范团队”——其成员涵盖小初高三个阶段,来自语数史政等各学科,都是各县市区、各学校的教研员、教务主任、教研骨干,都有各自专长、特色和影响力。因而,他们有能力、有责任为全市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作出榜样、示范。
这个团队的核心理念,是更新科研理念、科研方法、科研思维,以实现教育教研成果的分享与运用;把“生本”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跳出单一学科框架、学段限制,超越学校、县市区界限;聚焦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发挥科研带头、辐射带动作用。
工作室活动常态化、系列化、多样化,致力帮助全体成员成长、成熟、成名、成家
2019年9月,滨州市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代表们赴江苏省南通市对标学习,此行让他们很受震动。其间,工作室主持人、北镇中学教科室主任高胜军反思了很多。
高胜军想得最多的就是:很多老师的目标只是想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却忽视了对自身专业成长的设计和规划;基础教研活动经常有,但在老师们忙碌的背后,很少有深度的论文及相关的教研推介。
滨州市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的搭建,正是为了打造“引领教师成长”的好平台,让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逐渐过渡到阶梯式培养模式。结合北镇中学和工作室的实际,高胜军建议拟定工作室成员的“培养体系总框架”——划分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成名阶段、成家阶段,努力让教师既“教书”又“读书”。
因而,工作室大力学习“南通模式”,让工作室的活动常态化、系列化、多样化,相继开展了读书讲书、会课辩课、演讲演教、研学研修、送教支教、交流研讨、写文著书等活动,激励引导工作室成员都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主张、研究方向、擅长领域、独创成果。
工作室成员通过“头脑风暴”实现专业成长,相继组织成立多个课题组,吸引18所学校、68位老师加盟
成立三年间,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互动听课、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在读书学习、公开课、课题研究三个方面成果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课题研究方面,大家从选题到开题,从资料收集到实施、结题,均有了学术研究的基本功。同时,以所在县市区或学校为基础,工作室成员相继组织成立多个课题组,吸引18所学校、68位老师加盟,使优秀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推广,为教育均衡发展贡献了力量。
滨州市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还有个突出亮点——设立了项目秘书处,由潘艳艳任秘书长。秘书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项目的实验和日常管理,组织开展教师研修、项目研究组的研究以及项目实验校的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开发研修资源,组织提炼和完善项目的实验模式和管理制度,对工作室成员及实验教师进行考评。由此可以看出,该工作室的大量日常工作都由项目秘书处负责,从而让名师们不再被琐碎的日常事务所困扰,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教研活动。可以说,项目秘书处为工作室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工作室主课题聚焦“深度学习”,不断提炼和完善具有滨州本土特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指导更广泛的实践
经过不断的学习研讨,滨州市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明确了目标,了解了前沿教研趋势,继而确立了团队主课题——《基于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施的中小学课堂实践研究》。主课题下,有5个子课题,分别从策划方法研究、教学设计研究、提升学生乐学善学素养、表现性评价研究、案例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
高胜军介绍,实施“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有这样几个原则:基于课标,基于核心素养,充分借鉴,解决问题,持续发展;基于实践,不断提炼和完善具有滨州本土特色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指导更广泛的实践。
那么,什么是“深度学习”?它是指在教师引领下,让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通过全身心积极参与,从而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把握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伟伟通讯员宋琳张先加报道)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三届山东省专利奖励的...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