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隔离的是疫情,隔离不了的是温情 葛肇敏
疫情期间,我遇到过这样一件真人真事。2月1日,滨城区市立医院刚刚改造为“滨州小汤山”,作为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就在医院刚刚“开业”时,有一位市民自己跑来医院隔离了。一问得知,他是一名司机,跑了一趟运输,刚刚从武汉回来,怕感染病毒、传染家人,就干脆住进医院。
我有些诧异,都什么时候了,还敢大老远跑去全中国最危险的城市,为了赚钱不要命了吗?后来,医院的医护人员告诉我,他那辆车上,是一车的建材;而他这趟运输的终点站,是武汉加紧在建的“火神山”医院。这位司机说,这趟长途,他必须得跑。
那个瞬间我被触动了。我不知道躺在医院隔离病房的他,是怎样考量这次拿生命作本钱的行程——此去武汉,山水迢迢,日夜兼程地奔驰,只为更快地将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此行南下,命途未卜,该怀揣怎样的无畏,才能消释掉内心里不时翻涌的惶恐和不安。
滨州与武汉的“距离”,并非只用“1000公里”的空间跨度就足够丈量,这中间甚至间隔着生死;那一路途经的万水千山、艰难险阻,若没有热诚无私的信念,又该如何一一冲破。就是这样一位籍籍无名的司机,一位普通到没有人了解的“小人物”,却甘愿为另一座城市的人,赴一场生命之约。如同武侠小说中行走江湖的镖师,明知一路多艰多舛,仍坚守“使命必达”的“信”与“义”。
一个人背后浓缩的,是整个国家的祸患同担、休戚与共。在那个冬天,武汉与任何一座城市的情感维系,都早已超越生死。全国各地的抗疫、生活物资涌向湖北,山东的大葱、贵州的老干妈搭配武汉的热干面,足以驱走这个城市一整个冬天的萧瑟寒气;天南地北的援鄂医疗队逆行千里驰援,说着五湖四海方言的医疗队员们齐聚在方舱医院,为挽救同一位患者彻夜不眠;有一位援鄂医疗队员曾告诉我,为了向患者讲解如何咳出喉咙里的痰,他摘下口罩亲自示范。那一刻,他为了挽救另一个人,卸掉了自己最重要的一层盔甲;“感谢你们,为湖北拼过命。”在迎接滨州援鄂医疗队的队伍中,湖北商会的50多名湖北商人举着醒目的标语,专程赶来迎接他们心中的英雄。你于我的故乡有恩,我必报之以义。
疫情能够切割人与人接触的时空,但也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在特殊时期呈现得更加鲜明、绽放得更加耀眼。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所有罅隙与恩怨都变得不再重要,纵跃进同一个战壕,彼此成为最信赖可靠的战友。那些对疫区人民感同身受的挂念,那些因感动而潸然流淌的眼泪,那在哀悼日无声静默的三分钟,都将人与人之间的牵绊和情结还原的无比具体,也为所有看似陌生的个体之间、连接上一条牵扯不断的感情线。那是属于整个民族绵延千年、流淌不息的华夏血脉。能够隔离的是疫情,隔离不了的是温情。
(作者系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7月3日,在滨州市沾化区第三实验小学教室里,三年级四班的孩子们手里拿着新印制的《沾化区公民文明手册》,正目不转睛...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