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地网”可定量、全面、立体化地获取农情数据 智慧麦作技术让产粮更“聪明”
日前,在全国产粮大县江苏省射阳县的临海农场,人头攒动、机声隆隆。这里举行的现场观摩会上,一台台依靠自主创新技术生产的北斗导航小麦无人收割机,在金色麦浪中齐头并进,机过之后颗粒归仓。
“今年小麦生产依靠‘天眼地网’实现精确播种、施肥、施药、灌溉和收获,既省成本、效果又好,亩均产量能达到1200斤。”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负责人黄礼庆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黄礼庆所说的“天眼地网”,是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之一——北斗导航支持下的智慧麦作技术的重要内涵。这项引领性技术由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领衔,主要包括北斗导航支持下的小麦无人播种收获技术、无人机支持下的小麦精确施肥喷药技术以及物联网支持下小麦智慧灌溉技术。
据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副院长田永超介绍,智慧麦作技术将北斗导航、现代农学、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应用于小麦耕、种、管、收全过程,实现生产作业从粗放到精确、从机械到智能、从有人到无人方式的转变。
这套智慧农业技术究竟“硬核”在哪里?首先是立体化感知农业信息。以前种地依靠田里看、经验断,但是点上数据有限,无法全覆盖,现在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田间物联网设备共同架设“天眼地网”,定量、全面、立体化地获取农情数据。
数据有了,种、肥、水、药的施用量怎么确定?田永超表示,农民施肥喷药多是凭经验,现在智能技术可根据气候条件、土壤信息、品种特性、植物长势等,开具种、肥、水、药的“细方子”。
有了数字化的“处方”,如何实施?关键是研发智能化农机装备,并将农机、农艺与信息技术融合,给田里的“铁疙瘩”装上“活脑袋”。
中国农科院种植机械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文毅介绍说,目前,天空地立体化苗情监测诊断技术、无人机支持下的作物精确机喷药技术、基于物联网的灌溉技术等单项技术趋于成熟,已在全国主要麦作区示范应用;小麦无人播种收获技术已初具雏形,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有望在近年内实现应用。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张晔表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从数量保障型向质量推动型转变,迫切需要遴选示范一批引领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大技术,形成一批贯穿农业生产生活全过程的优质绿色增效技术体系,既要确保当前产得出足够的粮食,更要为未来粮食持续供得上打造“动力源”。
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藏粮于技”战略,每年组织开展10项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活动,着力从根本解决引领转型的重大技术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慢、农技推广服务力量散等突出问题。项目实施以来,遴选示范了小麦节水保优、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绿色生态养殖、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等一批引领性重大技术,为新时期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农技推广探索了新模式。
张晔表示,今年将聚焦稳定粮食生产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推动引领性技术的集成化、实用化、轻简化,畅通“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展示基地—示范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链式技术推广通道,实现技术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切实发挥科技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作用。(据新华社)
技术做后盾,盐碱地上建起大棚
农村大众报滨州讯(通讯员贾海宁赵艺)盐碱地上种庄稼长不好,收成不高。在滨州市沾化区利国乡盐碱地上,却种上了娇气的西红柿,让不毛之地变良田成为现实。
沾化区利国乡土地盐碱化程度高,水浇条件差,农作物产量很低。如何探索出一条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的创新之路,是省派第一书记的朱思立的心头事。
朱思立,2019年4月来到滨州市沾化区利国乡利国五村开展工作。通过前期走访调研,针对村内土地状况和种植情况,他邀请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的刘骁勇博士到利国五村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土地板结层实际情况、农作物生长情况和水浇条件,并带走土样和水样进行了化验分析,通过“土壤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分析数据进行比对,刘骁勇建议种植“碱地西红柿”品种。该品种适合盐碱度较高的土地和水质,种植成功后,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通过讨论和分析,村“两委”班子和朱思立认为该项目可行,朱思立自筹资金3万元,建起一个占地一亩的试验蔬菜大棚,并购置了潜水泵、滴灌系统、遮阳网、喷雾器等农用设备。刘骁勇无偿捐助了“碱地西红柿”幼苗3000余株和最新型的生物菌肥,并派驻专业技术人员对种植工作进行指导。碱地种植西红柿幼苗,需浸泡一遍杀菌杀虫的药水,再进行种植。幼苗到达的当天,朱思立和村“两委”成员将3000株幼苗挨个浸泡药水,又抓紧种植,忙到了凌晨2点多。目前,利国五村蔬菜大棚的幼苗长势良好。
新闻推荐
6月6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滨州市中心医院分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论坛在滨州市中心医院科教楼六楼会...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