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 记著名画家赵先闻先生

滨州日报 2019-11-27 08:39 大字

李登建

近年“艺术圈”有一个“南郭北赵”的提法,“南郭”是指印台山下的郭连贻,“北赵”是指黄河北岸的赵先闻。一个是著名书法家,一个是著名画家,是滨州书画界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一个坚守传统,一个锐意创新,又代表了滨州书画创作的两极。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对照着研究,当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但本文不论郭连贻的书法,只谈一点对赵先闻花鸟画的认识。

在《岁月恩典70年——赵先闻艺术创作回顾展》上,我看到了先闻先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速写、连环画、油画、水粉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独创的拓彩画以及后来的现代彩墨画,其中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花鸟画有荷、菊、竹、藤……作品涉及多类绘画领域、多种题材。他的拓彩画,极大地丰富了绘画的修辞,绘画语言的丰富性与包容性对传统的笔墨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他的现代彩墨画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又有独到的现代艺术构成之观念,个性鲜明,自成一家,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和美学价值。

观先闻先生不同时期的画作,最突出的感受是,他总是在“变”,极变化之能事,尽创新之本领。从不循规蹈矩,故步自封,从不重复自己,更别说重复他人。变构图,变色彩,变点线,每一幅作品都力图有新的情思、新的手法和新的面貌。先闻先生的“变”不是盲目的,其有着科学理论的烛照。先闻先生不仅创作经验丰富,学识渊博,且艺术理念超前,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这是他“变”的一个坚实的支撑。其二,他又有澎湃的生命激情和不安分的性格,这是他“变”的根本动力。艺术,究其根由是生命的另一种呈现形式,是艺术家心灵倾诉、灵魂渴求的需要,很难想象一个生命枯竭的人还有什么创造力。其三,先闻先生的“变”,源于他对艺术的执着和远大抱负。仿佛听从神的旨意,仿佛耳畔回荡着某种召唤,先闻先生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表达自己内心宇宙的笔墨语言,一定要在广泛涉猎和纵深开掘的不断体验中,最终完成对自我的探索、认知和塑造,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创造我的世界,我在我的世界里。”

一个时期以来,写意花鸟画创作陷入低迷和徘徊的困境,花鸟画画家因循文人画的传统程式,构图越来越简,笔墨越来越少,尤其视色彩为大敌。简约固然有简约的美,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墨分五色,固然可以反映、阐释缤纷的世界,但如果加上色彩岂不会大大增强艺术表现力?先闻先生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指出“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两大软肋:一是不讲色彩,二是不讲构成。”色彩和构成便成为先闻先生突破的切入点。他的花鸟画创作大胆运用色彩,色彩的统领作用非常突出,笔墨线条巧妙地组织在一个主色调下。与此同时,对素材进行精心梳理、安排,或平行,或渐进,或放射,或变异;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疏或密,变化丰富而又有机地统一于一个画面,使之包容进更多的审美信息,形成了巨大的艺术张力。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是时代的产物,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先闻先生不懈追求,勇于创新,他的创新开拓是在继承传统绘画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一方面,他构图的“繁”颠覆了传统文人画构图的“简”,他借助色彩实现的强烈情绪渲染冲击着传统文人画冲和散淡的趣味。另一方面,他虽然“好色”,但作品中并不忽视笔墨线条,实际上笔墨依然是他画面的骨骼与灵魂;在那些满构图里往往包含着s形;随处可见黄金分割率;“点线面,角方圆,黑白灰,红黄蓝”(赵先闻语),元素很多,但庞杂而有序,它们总是在画面上达到和谐的境界。“和谐”是中国传统审美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赵先闻现代彩墨画最基本的审美特征还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优美”形态。

前行的路没有尽头,真正的艺术家永远在路上。艺术创作本质上是创造,缺乏创造,艺术生命就意味着死亡。先闻先生体魄壮健,精神强大,热情奔放,豁达乐观,又善于学习、思考。虽然他的现代彩墨画创作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但他不会停下来,他的目标还未达到,他要继续求索、创新,继续走下去。

2019.10.25日于三望轩

(作者简介:李登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滨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山东省作家协会首批签约作家。)

新闻推荐

韩国高阳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来滨研修交流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刘清春通讯员张丛丛报道)近日,韩国高阳市德阳区图书馆选派公务员、该馆课副组长蔡晶喜女士来到滨州...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