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附院足踝外科:鲁北地区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独一份” “根治切除”和“完善修复”,让肿瘤患者重获健康

滨州日报 2019-11-19 09:07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葛肇敏通讯员蒋芳芳

近年来,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其原发恶性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和中年人,尽管发病率低,然而一旦发病,治愈难度非常大。

2018年,滨医附院足踝外科创新改进了踝关节融合手术,取得了技术上的提升,并获得了医院的新技术新项目奖。今年,科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目前已经完成3例手术。

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滨医附院足踝外科主任朱晓东主任医师,了解当下滨医附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技术。

整个鲁北地区,做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滨医附院“独一份”

在采访中,朱晓东向记者阐释了骨与软组织肿瘤与其他部位肿瘤性质的不同,以及治疗方案的区别。“癌症的来源是上皮组织及腺样组织,而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来源是间叶组织。社会上称之为‘骨癌’实际上是错误的,应称其肉瘤。”朱晓东说,“30年以前的治疗方式以截肢为主,随着如今技术的发展、化疗技术的创新,保肢技术在逐步发展,截肢与保肢的复发率基本相等。”

目前,在整个鲁北地区,还没有其他医生专门做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滨医附院可以说是“独一份”。而滨医附院之所以开展这一技术,得益于朱晓东的个人经验——他从事滨州医学院骨肿瘤教学20年,同时学习过显微镜外科技术,具备熟练的解剖技术;同时,他对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有很深的认识,早在20年之前就已经开始探索相关治疗,迄今已经完成不下千例,有丰富的成功经验。

朱晓东告诉记者,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的一大特点,是肿瘤细胞会在间室内向阻力小的方向生长、发展,厚的筋膜、软骨都会成为骨与软组织肿瘤较难逾越的“屏障”;而另一个特点是早期就会出现血性转移,骨与软组织肿瘤中较为常见的,是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和脂肪肉瘤,但它们的发病都非常隐蔽,起初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就已经相对比较严重,甚至远处即可发现转移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骨肿瘤的多发患者是青春期的少年。“有些患儿打球时发现膝盖疼痛、休息后好转。一开始认为是劳累所致,但仔细检查后发现是恶性肿瘤。所以在此也提醒广大青少年,一定要有所警惕。”朱晓东说。目前,儿童和青少年一旦罹患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死亡率很高。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更应该注意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采取手术、化疗、放疗三结合的方式治疗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尽量为患者保肢

目前,对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手段,通常为四种方式——X射线、CT扫描、磁共振成像检查和“加强磁共振”。X射线能够检查患者有无骨组织破坏、病理骨折、骨缺损;CT扫描能够准确反映骨组织破坏的情况;磁共振成像能够探查骨骼内外软组织肿瘤;加强磁共振则是经静脉注射某种造影药物后,再做一次磁共振扫描。这四种诊断方式能够辅助医生判断肿瘤的生长情况,提供切除边界。

而针对其中恶性肿瘤的三种方式,则是手术、化疗、放疗三结合。“通过放疗和化疗是不可能治愈的,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办法。”朱晓东主任医师强调,“而手术切除有四种办法:囊内切除、边缘切除、广泛切除、根治性切除。”

目前,患者对保肢的要求越来越高,朱晓东的治疗原则也是“能保尽量保”。他向记者介绍,人的上肢有三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如果侵犯其中一条,切除一条,上肢依然能保留大部分功能。但如果三条神经侵犯两条,那就没有必要保肢了,因为上肢已经失去了功能。”朱晓东说。此外,如果患者主要血管受到侵犯,那保肢的效果也不理想。

而另一种治疗办法就是截肢。“如果肿瘤侵犯主要血管,或者周围软组织不好、切除肿瘤无法覆盖,再或者骨支架无法重建,那就只能截肢。”

手术中确保“切除得干净”和“再造得完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治疗,整个手术过程分为四个部分:肿瘤的切除和骨支架的重建,肌肉功能重建及软组织覆盖。手术难点在于如何保障切除得“干净”,以及如何确保重建后功能实现修复。而朱晓东之所以要想挑战这一项目,也正因为它的难度。

事实上,手术需要切除的范围,远比实际肿瘤的范围要大得多。医学上的“干净切除”,要求距离肿瘤的边缘五公分。这就意味着直径2厘米的肿瘤,要切除12厘米的范围。切除后的骨缺损怎么办?这就意味着必须依靠人工假体来进行支架重建。另外,切除过程中难免切除肌肉,肯定会造成功能受损。这就需要重新搭配有用的肌肉,进行肌肉的转位,最大能力重建一部分功能。此外,骨支架重建后,人工假体会裸露在外,这同样是不成功的。需要通过显微外科技术,转移肌肉、肌皮瓣来覆盖,这样才算一个完整的手术。手术后,还将根据病例进行辅助化疗治疗。

如此看来,这一项手术的难度近乎重新“再造”了部分肢体。在30年前技术匮乏的年代,医院遇到这样的患者,基本上以镇痛、支架保护、提升有生期间的生活质量为主,与其说是治疗,不如说是“临终关怀”。而如今的技术,能够让患者在有生之年换上假体,完成基本的行走等功能。

“患者‘躺半年’和‘走半年’,生活质量、心理感受是明显不同的。我们现在的技术,能够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朱晓东说,自己已经从事了20多年的骨与软组织临床治疗与教学,希望能通过团队的努力,宣传骨与软组织肿瘤知识,让更多人提高认知,早诊断早治疗,避免遭受肿瘤痛苦。

新闻推荐

投资建设2058套监拍装置,线路通道可视化管控系统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 滨州供电初步形成“20分钟防护圈”

滨州日报/滨州网滨州讯(通讯员刘春迎颜森报道)11月14日,国家电网山东滨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可视化管控系统联合属地单位及...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