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分白天/夜晚 修车看门送货啥活不挑下班后有钱画竹子就行

济南时报 2019-05-09 14:13 大字

8日,解佃旭在家中画竹。

新时报记者王汗冰 摄

母亲早逝,父亲续弦,解佃旭初中毕业便开始自谋生路。一本画册让他迷上了画竹子,如今51岁的解佃旭一画就是30多年。修自行车、卖衣服、看大门、跑货运、装裱字画,解佃旭白天的工作换了多样,但晚上画竹却从未间断。修自行车时收入不多,购买纸墨后他就靠馒头蘸酱油撑了三四天。尽管如此,当他拿起画笔,一切烦恼似乎全都烟消云散……

一本画册沉迷画竹

初中毕业后,解佃旭在滨州找了一份工作。空闲时间他便到艺术馆找在那工作的商河老乡聊天。见到对方画竹子,解佃旭颇受吸引。老乡见他喜欢便教他画画,离开时还送给他一本画竹的画册。那是解佃旭的第一份“教材”,也让他渐渐迷上了画竹。

为提高绘画水平,解佃旭在济南市区一画院报名函授班。因为滨州的工作需要黑白倒班,画画的时间很少,解佃旭便辞职回到商河县城。“当时想得挺简单,回到老家怎么还不能生活?只要找份工作,晚上有时间画画就行了。”解佃旭回忆说。然而回到商河找工作并不顺利,眼看到了吃不上饭的地步。

“那时候实在没办法,有个朋友就说要不就摆个摊修自行车吧,起码挣口饭吃。他借给我50块钱买了点工具零件,把一辆破自行车拆装了两遍就算是学会了。第二天就开始在路边摆摊修车,当时我就一个人,挣点钱就够养活自己了。晚上就是画画,主要画竹子,一画起来整个人就轻松了。”30年过去了,解佃旭仍记得朋友当年50元借款的恩情。

买纸墨花光生活费

清贫的日子里,晚上独自画画是解佃旭最幸福的事,画画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精神食粮。他不断地摸索提高自己的画法和技巧,遇到自己琢磨不透的地方便电话请教曾经画院的老师,偶尔甚至不出摊专程到济南市区请教。

每天练习不断地消耗纸墨。攒了些钱后,解佃旭第一件事就是去购买纸墨,有一次几乎花光了生活费。“刚开始修自行车赚钱很少,有次买了纸墨之后就没有吃饭的钱。我买了两斤馒头还有一袋酱油,馒头蘸酱油吃了三四天。其实那时候也没觉得苦,自己还挺满足的,能吃饱就行。”回想起当年的情形,如今的解佃旭不禁感叹“也是挺难的”。

有一年冬天,在路边修自行车的解佃旭手上带着冻裂的口子满手油污地工作着,这一幕被路过的亲戚看到,随后给他介绍了一个看大门的工作。“工作稳定了也有更多时间画画。后来卖过衣服、干过货运,去南方送货的时候能见到不少竹林,这对我画竹子帮助很大。有一次在江苏,下过雪的小山上有片竹林,我就爬上去看,一晃就是两个小时。山上信号不好,司机联系不到我就找地方吃饭了,我下山才发现车早走了。”

独爱竹子气节虚心

如今,解佃旭在自家客厅做起装裱字画生意。“算是‘以画养画’吧,装裱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看别人的画是怎么画的也能提高自己。”他家的客厅成了工作室,一边是画桌,一边是装裱字画的机器和工具,周围摆满字画。拿起画笔,解佃旭只用10多分钟就挥挥洒洒完成了一幅竹子。“胸无成竹”是他追求的境界,每幅画都是随着灵感一挥而就。

尽管也会画些花鸟,解佃旭最爱的仍是竹子。“苏轼就曾写过‘宁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的气节、虚心都是我们追求的品质。‘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正是形容竹子的品质。这也是咱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正如竹子品质,解佃旭为人谦虚低调与世无争。一边装裱字画一边画竹,周末教几个爱好画画的学生是他现在平静又充实的生活。解佃旭也从不兜售自己的画,感觉画得好就会留下来,过段时间拿出来对比看一看。“现在一看原来画得比较幼稚,画画这个事情没有尽头,活到老画到老。”

(新时报记者卢震 实习生于立潮)

新闻推荐

以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 滨州农机化工作将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孙文杰通讯员吕平报道)5月6日,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暨农机化惠农政策落实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安排部署2...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